王小桐
作品数: 31被引量:53H指数:5
  • 所属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饶秋
作品数:144被引量:70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易位 肾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夏秋媛
作品数:73被引量:20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易位 肾癌 融合基因 MITF TFE3
李锐
作品数:22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易位 MITF 滑膜肉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细胞肿瘤
李芳秋
作品数:261被引量:6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精子蛋白17 穿孔素 烟曲霉 易位 烯醇化酶
倪皓
作品数:16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涎腺 临床病理学观察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卵巢交界性肿瘤
Xp11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s)with RBM10-TFE3 gene fusion demonstrating melanotic features and overlapping morphology with t(6;11)RCC:interest and diagnostic pitfall in detecting a paracentric inversion of TFE3
夏秋媛王小桐周晓军饶秋
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诊断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王小桐
一种用于诊断ACTB-TFEB易位性肾癌的探针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ACTB‑TFEB易位性肾癌的探针组合及其应用。探针组合由BAC克隆探针RP11‑89J1和BAC克隆探针RP11‑81C24组成。本发明所述的探针在制备ACTB‑TFEB易位性肾癌诊断试剂中的应...
夏秋媛饶秋叶胜兵沈勤王小桐潘瑞李芳秋周晓军
TLE1在单相梭形细胞型及低分化型滑膜肉瘤中的诊断价值
吕京滠王璇王小桐沈勤杨万锐李锐周晓军
一种ACTA2-MITF融合基因及其检测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TA2‑MITF融合基因及其检测引物和应用。ACTA2‑MITF基因融合发生于ACTA2的2号外显子与MITF基因3号外显子之间;ACTA2基因位于ACTA2基因位于10q23.31,所述的融合基因包...
王小桐饶秋魏雪叶胜兵夏秋媛李芳秋周晓军
文献传递
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PR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4例PRNET切除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RNET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9-73岁,平均50岁。2例PRNET因腰背部疼痛就诊,2例PRNET患者体检发现入院。4例PRNET镜下结构相似,肿瘤细胞呈管状、条带状紧密排列生长,部分呈巢、团状;肿瘤细胞规则一致,核深染,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易见,核分裂象均3个/10HPF。免疫表型:4例Syn均呈强阳性,2例CgA呈阳性,2例CKpan呈局灶阳性,1例P504S呈阳性;CD10、CD117、PAX2、PAX8、PLAP、Ksp-cadher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5%。1例PRNET于电镜下见胞质内有大量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间有桥粒连接。结论 PRNE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可发生于肾脏任何部位,无明显性别差异。诊断多依靠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表型,必要时辅助电镜技术以明确诊断。
倪皓何燕王小桐王璇李锐马恒辉周晓军饶秋
关键词:肾脏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微结构
新近认识的软组织肿瘤命名和分类的思考被引量:4
2021年
分子病理的迅猛发展使得软组织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在不断演变和更新,临床病理诊断理念也在发生全新的改变。本文就新近认识的软组织肿瘤作出几点思考,旨在帮助广大病理同仁正确理解和认识软组织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并能服务于日常病理诊断工作。
王小桐夏秋媛贺慧颖饶秋赵明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分子病理
一种用于诊断ACTA2-MITF易位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探针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ACTA2‑MITF易位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探针组合及其应用。该组合由BAC克隆探针RP11‑28G22和BAC克隆探针RP11‑963H1组成,BAC克隆探针RP11‑28G22定位于ACT...
王小桐饶秋王璇李锐夏秋媛吉荣浩李芳秋周晓军
文献传递
基因融合在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倪皓王小桐周晓军饶秋
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分子病理诊断被引量:2
2017年
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病理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化分型、起源判定以及微生物检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本质是检测基因在其终产物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在提供肿瘤基因信息尤其是分子病理改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与分子病理检测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耗费低,用时短,消耗人力少,应用于常规病理诊断更加快速便捷.我们总结能够反映分子病理改变,甚至替代分子病理诊断的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并阐述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方茹王小桐夏秋媛周晓军饶秋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子病理诊断基因信息良恶性鉴别蛋白质水平微生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