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景
-

-

- 所属机构:太和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十堰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吕军

- 作品数:131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异常甲基化 散发性乳腺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研究
- 张吉才

- 作品数:157被引量:6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DNA甲基化 甲基化 异常甲基化 散发性乳腺癌 耐药
- 周有利

- 作品数:92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硒化壳聚糖 2型糖尿病 散发性乳腺癌 载脂蛋白A5
- 谢飞

- 作品数:36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散发性乳腺癌 降钙素原 异常甲基化 DNA甲基化 蛋白表达
- 王玉平

-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异常甲基化 散发性乳腺癌 蛋白表达 DNA甲基化 癌变过程
- 乳腺癌患者血浆BRCA1启动子CpG岛区异常异常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
- 冯景
- DNA甲基化与卵巢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陈冬丽陈双郧冯景
- 关键词:卵巢癌DNA甲基化肿瘤抑制基因
- 乳腺癌p16基因甲基化及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SP法研究68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16基因在6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29%,且其甲基化与肿瘤组织分型、患者居住地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患者绝经与否及组织分级无关(P>0.05);P16蛋白在所有肿瘤标本中的表达下降率为51%,在相应癌旁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下降与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居住地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绝经、组织分级和分型无关(P>0.05);在20例p16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P16蛋白表达下降率(95%),显著高于48例未发生甲基化的乳腺癌标本下降率(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P16蛋白表达下降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06),而p16未发生甲基化的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其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在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启动子甲基化改变会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这种机制更倾向于农村乳腺癌患者。
- 王玉平冯景吕军谢飞汤显斌张吉才
-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DNA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特异PCR
- RAR-β_2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RAR-β2基因(retinoic acid receptor β2 gene)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进而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2例散发性乳腺癌病人的癌组织,15例增生的乳腺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RAR-β2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的检测。结果散发性乳腺癌癌组织中50%(31/62)发生了RAR-β2基因甲基化,增生的乳腺组织标本中20%(3/15)发生了RAR-β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正常的乳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R-β2基因的甲基化。散发性乳腺癌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与年龄、绝经与否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散发性乳腺癌与增生的乳腺组织和正常的乳腺组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R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关。
- 谢飞向希映张吉才陶建蜀冯景
-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DNA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PCR
- 散发性乳腺癌细胞14-3-3σ异常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癌变过程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转录表达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对散发性乳腺癌病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14-3-3σ异常甲基化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14-3-3σ蛋白表达。结果:6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率为90%(61/68),部分不典型增生病例检出异常甲基化18%(2/13),而正常组织未检出。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患者居住地、组织分型、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14-3-3σ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呈良好的一致性(P<0.05)。单变量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明显相关(风险指数为:5.0,P=0.02)。14-3-3σ基因甲基化与否并不影响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P>0.05)。结论: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癌变过程,是其蛋白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影响乳腺癌的生存率。
- 王玉平冯景吕军谢飞郭毅飞张吉才
-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癌变过程DNA甲基化14-3-3Σ基因
- 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
- 2001年
- 目的 建立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的方法。方法 用连续监测法对pH值、腺苷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实验研究 ,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 ;试剂Ⅰ :含α 酮戊二酸 6mmol/L ,NADH 0 .35mmol/L ,ADP 0 .8mmol/L ,EDTA Na2 0 .1mmol/L ,谷氨酸脱氢酶 10 0 0U/L ;试剂Ⅱ :腺苷 12mmol/L ;均用磷酸盐缓冲液 (0 1mol/L) ;pH 7 2。线性范围达97U/L ,批内CV =4.90 % ,批间CV =6 .5 3%。与波氏显色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990 2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可用于常规分析。
- 周有利冯景毛达勇李德奎
- 关键词:连续监测法腺苷脱氨酶酶偶联法ADA
- 肌钙蛋白I在预测急性心肌再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与意义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心肌再梗中的价值。方法测定262例AMI发作2~10h血清cTnI和CK-MB的浓度,并以122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绘制并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
- 吕军冯景曹峰
- 关键词:CK-MB
- 文献传递
- 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散发性乳腺癌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法对散发性乳腺癌病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进行BRCA1异常甲基化检测。结果在58例散发性乳腺癌中有17例癌组织检出了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甲基化频率为29.3%(17/58),相应的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均只检出未甲基化的BRCA1。在组织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各自与髓样癌+黏液腺癌有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BRCA1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的肿瘤分级及病人绝经与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启动子具有很高的甲基化率,并与散发性乳腺癌的组织分型、恶性转移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
- 冯景陶建蜀郭建华付萍周有利
-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DNA甲基化BRCA1基因甲基化特异PCR
- CA153,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肿瘤血清标志物CA153,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3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A153,CEA和CYFRA21-1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CEA和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三项标志物进行串联检测的敏感度和诊断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A153,CEA和CYFRA21-1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飞吕军冯景曹峰汪智琼吴丹
- 关键词:乳腺癌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469K/E及241G/R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197例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对照组)及103例CHD患者(CHD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巢式PCR),对每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酶法、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研究对象血脂和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组间除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如吸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CAM-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1R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039及0·030,因其频率太低,无法建立其与血脂及CHD间的联系;469K/E位点,CHD组稀有等位基因E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49,P<0·05),KK、KE、EE3种基因型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5),且2组中KK、KE、EE3种基因型的TG与ICA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AM-1469E等位基因与CHD患者TG及ICAM-1水平升高有关,可能是该地区人群CHD的危险因子。
- 周有利朱名安丁妍孙竟冯景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