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
作品数: 4被引量:5H指数:1
  • 所属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王岳松
作品数:87被引量:352H指数:10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王学忠
作品数:59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方永华
作品数:24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碎裂QRS波 冠状动脉内 射频消融
董学滨
作品数:25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桡动脉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邵旭武
作品数:36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 介入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进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术后长期观察和随访,对比观察空白早期(术后1个月)、空白晚期(术后2~3个月)和空白期后(>3个月)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环肺静脉隔离,仅1例术中发生迷走反射。空白早期复发房颤20例,空白期后有13例未再发作;空白晚期复发房颤17例,空白期后有16例仍发作。空白晚期复发预测术后复发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较空白早期高(88.9%vs 38.9%、97.6%vs 69.0%、94.1%vs 35.0%、95.3%vs72.5%和95.0%vs 60.0%)。18例复发患者中,发作时症状明显患者较术前减少(33.3%vs 88.9%),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患者较术前增加(66.7%vs 16.7%),房颤发作频度下降,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空白晚期复发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杨达王岳松董学滨王学忠邵旭武方永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不同时间段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单纯夜间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2024年
目的 研究睡前服用降压药物与晨起服用降压药物对单纯夜间高血压(isolat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IN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马鞍山临床学院诊断为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10,睡前给药)和对照组(n=110,晨起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1月后血压情况、血压达标率、非杓型血压检出率、靶器官损害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夜间平均SBP和DB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天SBP和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服药1月后研究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非杓型血压检出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非杓型血压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颈部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肾脏、脑靶器官损害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可有效降低夜间血压水平以及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降压效果更明显、提高血压达标率,减少颈动脉斑块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鲁朝霞杨达王岳松
关键词:非杓型高血压
左束支起搏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伴慢心室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慢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因持续性房颤合并慢心室率行起搏治疗的患者56例,依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将其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组(29例)和LBBP组(27例),并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亚组和非心衰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2个月起搏参数(如阈值、感知和阻抗)、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起搏相关并发症、心衰再住院率、新发脑梗死和全因死亡等情况。结果①两组间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较术前均有下降,但RVSP组心衰亚组下降不明显(P>0.05)。②RVS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的LVEF、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D显著增大(P<0.05),二尖瓣反流明显加重(P<0.05)。LBB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LAD和二尖瓣反流均无明显变化(P>0.05);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LVEF升高,LVDd下降(P均<0.05)。③与术前比较,两组QRS波时限均有延长(P均<0.05),且RVSP组明显长于LBBP组(P<0.05)。④两组起搏相关并发症和心脑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率RVSP组高于LBBP组(P<0.05)。结论LBBP在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患者中有助于延缓或逆转心衰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率。LBBP应作为慢心室率房颤患者首选的起搏治疗方法。
张宇航王岳松杨达董学滨邵旭武王学忠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起搏器心脏超声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进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术后长期观察和随访,对比观察空白早期(术后1...
杨达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肺静脉隔离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