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锦江
-

-

- 所属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黄心汉

- 作品数:339被引量:2,430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机器人 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 微装配机器人 微装配
- 瞿坦

- 作品数:97被引量:5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研究主题:神经网络 控制系统 灰色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 袁军

- 作品数:21被引量:12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
- 研究主题:机器人 神经元 自适应控制 直流PWM伺服系统 离散滑模控制
- 陈雷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研究主题:ATM B-ISDN ATM网络 时隙 ATM适配层
- 胡文华

-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研究主题:ATM B-ISDN ATM网络 时隙 ATM适配层
- 采用双处理器实现的神经元网络自适应控制器
- 1993年
- 采用多层神经网络作为闭环反馈控制器,针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并行运算实现方案.利用INTEL 8098单片机构成一个能进行上述处理的双处理机系统.试验表明,这种系统可基本满足计算量大、处理复杂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要求。
- 温鹏李燕瞿坦陈锦江
-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控制系统神经网络
- 自适应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控制被引量:52
- 1992年
-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的自适应神经元模型及其学习策略,设计出了使用这种自适应神经元的网络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神经元网络系统的预测和滤波控制学习算法,并分析了系统的学习控制机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得到仿真实验的证明。
- 王宁涂健陈锦江
- 关键词:自适应神经网络智能控制
- 基于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及其实现
- 1997年
- 文章提出基于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成形CDV使之符合GCRA(T,δ)算法对CDV容限的要求,并对CDV成形器的实现和操作进行了讨论。
- 胡文华朱世伟陈雷陈锦江
- 关键词:ATMB-ISDN
- 无限维离散不可控系统二次判据问题讨论
- 1994年
- 通过构造一个范数,并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对无限维离散不可控系统二次判据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最优反馈控制的存在唯一性,以及自治情形下的Riccati方程。
- 黄献青瞿坦陈锦江
- 关键词:最佳控制
- 直接驱动机器人的二自由度控制
- 为适应直接驱动机器人惯性大范围变化的特点,在常规伺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无源自适应环节以降低系统对于控制对象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导出了系统常规控制器和无源自适应环节(或称为灵敏度补偿器)的参数可以独立设计——即所谓二自由...
- 李浚源吴俊陈锦江
- 关键词:变参数二自由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对称矩阵特征向量的神经网络求解
- 1995年
- 对已有的一种用于求解正定矩阵特征向量(特征值重数为1)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通过细致的数学分析,得出用这种网络同样能求出一般对称矩阵最大(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 黄献青翟坦陈锦江
- 关键词:特征向量神经网络矩阵对称矩阵
- 模糊智能控制器研究
- 本文针对传统模糊控制器的两个不足之处:稳态误差和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在模糊控制器中引入一个自学习环节,实现了模糊控制的智能化。用此构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
- 温鹏庞富胜瞿坦陈锦江
- 关键词:模糊控制器自学习智能控制
- 文献传递
- 三维动画在HP工作站上的实现
- 1995年
- 本文介绍了在HP工作站上实现3D动画的方法。首先介绍了HP工作站的显示系统,在PCX图像文件格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动画图像文件格式,并对图像文件的压缩、反压缩算法进行了讨论。
- 齐文新林奕鸿陈锦江
- 关键词:图像文件格式三维动画计算机
- 采用模糊补偿的直接驱动机械臂控制被引量:1
- 1993年
- 针对直接驱动机械臂惯量大范围变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模糊补偿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它与PI控制器相结合,能有效地克服直接驱动机械臂系统变参数因素的影响,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提出的控制方案既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又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 吴俊李浚源陈锦江
- 关键词:机械臂变参数直接驱动
- 智能化装配系统的作业任务和体系结构
- 1992年
- 智能化装配系统是柔性制造系统(FM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FMS的规划、优化和实施.本文将通过对一般装配过程的分析,提出其作业任务空间的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讨论智能化装配系统的结构和相应的关键技术.1 装配作业的过程和任务图1是在对几条生产线进行全面调整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般装配过程的流程图.这是一个物流框图,物流方向基本上是从选配到安装,但为了达到总体的性能要求,二者往往是交互的.这里,将零部件的输入到整机输出的全过程考虑为装配过程,适当拓广了装配的含义,使之包活了各种检测功能.
- 李希光陈锦江胡亚光
- 关键词:智能化F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