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明
-

-

- 所属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龙昌

- 作品数:9被引量:1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情感 绿色购买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积极情感
- 李颖灏

- 作品数:29被引量:278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零售业 关系营销导向 营销创新 产品营销 服务营销
- 王俊豪

- 作品数:105被引量:1,61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垄断性产业 自然垄断产业 政府管制 城市公用事业 民营化
- 胡小爱

- 作品数:26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高校 高职院校 任务教学法 思想政治教育
- 彭星闾

- 作品数:55被引量:4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创新力 企业 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 企业生命模型
- 我国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4
- 2004年
- 当前 ,我国基础信用信息主要分散在各政府部门 ,尚未很好地公开和共享 ,这直接束缚了征信行业的发展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尽管一些地方初步建立了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快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立法工作 ;明确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解决各政府部门的利益驱动机制问题。
- 王建明
- 关键词:信息共享信息服务信息公开
- 互联网监管是否更加有效?——不同监管工具下惩罚机制推进企业降碳的效果与实施边界研究
- 2024年
- 政府有效干预企业生产行为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如何选择监管工具和制定政策措施至关重要。运用Hotelling模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及数据仿真模拟,探究在传统监管工具和互联网监管工具下政府对高碳企业实行惩罚机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政府采取传统监管和互联网监管都能促进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在传统监管工具下实施静态惩罚机制有利于企业采取生产低碳产品的策略行为,且惩罚力度越大,企业趋于生产低碳产品的稳态速度越快,而在互联网监管下实施静态惩罚机制,会出现企业的“逆反”心理,抑制企业生产低碳产品;无论在传统监管还是互联网监管下,实施动态惩罚机制都有利于企业生产低碳产品,但是高强度的惩罚力度较低强度的惩罚力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监管优势。论文基于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分情境探究惩罚机制在不同监管工具下的实施效果,剖析监管模式与监管政策的适配效应,为政府“因时而异”地干预企业生产行为提供政策建议,有利于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 冯雨王建明
- 关键词:互联网监管低碳产品惩罚机制HOTELLING模型
- 城市居民循环回收行为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含义被引量:8
- 2007年
-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的循环回收行为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本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测度居民在循环回收行为上的总体状况;二是考察不同的居民在循环回收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即人口统计特征对循环回收行为是否存在影响。
- 王建明
- 关键词:方差分析人口统计特征
- 低碳经济背景下环保传播的步骤设计和实施策略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环保传播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实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环保传播的实际绩效却较低。如何提高环保传播的绩效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有效环保传播可遵循如下步骤和策略:明确目标群体、确定传播目标、设计传播信息、选择传播方式和渠道。另外,在环保传播的不同阶段,还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重点和诉求方式。
- 王建明
- 关键词:环保传播诉求方式
- 城市年轻人低碳消费意识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被引量:10
- 2010年
- 低碳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低碳消费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本文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城市年轻人低碳消费意识、低碳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低碳消费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性别、学历、家庭来源等)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城市年轻人低碳消费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营销借鉴意义。
- 王建明徐振宇
- 关键词: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社会营销
- 道德教育、制度变革和诚信文化的生成被引量:5
- 2003年
- 解决信用缺失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法律制度。生成诚信的道德文化对于维持信用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而诚信文化的生成又有赖于人人都预期其他人会守信(遵守道德规范)的理性预期和人人都宁愿守信(从事道德行为)的纳什均衡的实现。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恰当的道德教育投资,以便形成人人都预期其他人会遵守道德的理性预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以增加人们遵守道德的收益,降低遵守道德的成本,从而形成人人都宁愿从事道德行为的稳定的高效率纳什均衡。
- 王建明
- 关键词:诚信文化道德教育纳什均衡
- 垃圾按量收费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垃圾按量收费是管制城市垃圾的最直接的环境经济政策。它根据垃圾排放量向居民征收(不同的)费用,从而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垃圾按量收费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垃圾按量收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测度垃圾按量收费政策的总体效应;二是考察垃圾按量收费政策对不同居民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垃圾按量收费更合理,但多数人还是更喜欢每月固定收费;从对不同居民的具体分析看,中高收入者倾向认为垃圾按量收费更合理,年长者更喜欢每月固定收费。实行垃圾按量收费后,年轻者更可能减少倒垃圾的量,但也更可能偷偷倒垃圾。
- 王建明
- 关键词:人口统计特征
- 城市居民循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循环行为是城市居民注重产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环境意识行为的简称,它既包括购买行为,也包括购买后使用(包括处理、废弃等)行为。在相关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循环行为主要取决于垃圾问题感知、垃圾循环知识、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和年龄五个变量。可见,用心理意识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年龄)可以有效地区分循环型居民和非循环型居民。这对相关公共政策,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管制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 王建明
- 关键词:影响因素公共政策
- 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53
- 2011年
-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 王建明贺爱忠
- 关键词:低碳消费行为心理归因质化研究社会学习理论心理控制源
- 法律和信用的博弈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解决信用缺失问题,法律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单单依赖加大对失信者的法律惩罚并不是抑制失信行为的最佳方法。要建构有效的法律制度以抑制失信行为必须首先从动态、博弈的角度来分析法律的作用机理和效力机制。这就要比较法律规则制定前后经济人(包括执法者)行为的变化(差异)程度,进而分析这些行为变化对交易绩效的影响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建构法律制度,从而很好地重建社会信用。
- 王建明
- 关键词:法律社会信用博弈分析经济人行为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