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霞
作品数: 37被引量:193H指数:9
  • 所属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曹晓晓
作品数:24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心率 减速 肥胖儿童 患儿
邱梅
作品数:17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心率 减速 患儿 自主神经功能
黄小力
作品数:24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患儿 心律失常 肥胖儿童 毛细支气管炎
张京杨
作品数:14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心率 减速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
李思
作品数:6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心率 减速 患儿 学龄前儿童
呼吸衰竭患儿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的患儿126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77例,Ⅱ型呼吸衰竭49例。另选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Ⅱ型呼吸衰竭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Ⅰ型呼吸衰竭组(P<0.01)。126例呼吸衰竭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09例,对照组、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衰竭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文红霞曹晓晓邱梅李敏李思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心肌酶心电图
支气管肺炎患儿低钾心电图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低钾心电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观察组)和126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清钾离子水平检查。结果观察组血钾浓度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电图显示低钾,同时存在心律失常62例,而对照组未见心律失常现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代谢需要偏高的血钾水平,且心肌钾水平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
文红霞黄小力张京杨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低钾血症心电描记术心律失常
无创心电生理检查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建议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其导致的疾病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2020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COVID-19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无创心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项目,心电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COVID-19患者,为做好COVID-19的防控,同时也防止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的传播,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非常必要.现从以下几方面提出COVID-19的无创心电生理检查防控建议.
杨晓云左萍樊静静王炎于杨张波杨亚莉金鄂李颖张莉文红霞李花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消毒
超重?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患儿心率减速力的研究
黄小力文红霞易兰芬曹晓晓邱梅王充亮吴慧
学龄前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变异性与心率减速力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58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美国DMS公司的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软件,对HRV及DC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并分析DC与其他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儿童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内平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及频域分析的低频功率(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频功率(HF)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中,DC与SDNN、LF、HF均成正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51,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心率变异性中的HF与DC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两者具有很大相关性。
曹晓晓文红霞张京杨李思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变异性儿童
健康婴儿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健康婴儿的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82例健康婴儿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月龄不同分为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12个月)。计算机自动测定其24 h的DC、AC及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与频域指标(LF、HF);比较两组婴儿的DC、AC及HRV各项指标,并分析DC、AC与HRV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婴儿组的DC为(3.96±1.53)ms明显高于小婴儿组的(3.20±1.44)ms,而AC为(-3.84±1.10)ms明显低于小婴儿组的(-3.11±0.9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 hDC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00),与SDNN、SDANN、RMSSD、PNN50、LF和HF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5~0.75,P均<0.05);24h的AC值与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00),与SDNN、SDANN、RMSSD、PNN50、LF和H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8^-0.56,P均<0.01)。结论婴儿期的DC与HRV多项指标随月龄增加而增大,AC随月龄增加而减小;DC、AC与心率及HRV各项指标密切相关。
易兰芬文红霞邱梅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婴儿
有室性期前收缩的学龄前儿童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减速力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并分析不同室性期前收缩数目与HRV及DC的关系。方法 18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儿,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分为A组(<1000个)、B组(1000~10000个)、C组(>10000个),应用美国DMS公司的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软件,分别计算出HRV的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内平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以及心率减速力(DC)的值。分析不同室性期前收缩数目组之间HRV各指标、DC值有无差异以及HRV、DC与室性期前收缩数目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HRV指标及DC值比较,RMSSD、HF、DC在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SDANN仅在A组与C组间比较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F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数目与HF、DC、SDNN均明显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362,P<0.01),其次是DC(r=-0.292,P<0.01),两项均是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结论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其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相关,室性期前收缩数目>10000/24 h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可能更明显。
文红霞曹晓晓张京杨李敏李思邱梅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室性期前收缩心率变异性
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HRV)在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中的变化。方法56例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患儿组)和6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年龄6-17岁,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DC及HRV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的DC值小于对照组,AC值大于对照组,心率(HR)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与对照组间HRV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中,D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27-0.40,P均〈0.05),与HR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00);而A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57-–0.34,P均〈0.05),与HR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00)。〈12岁男性患儿HR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小于后者;≥12岁男性患儿DC小于、AC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12岁女性患儿DC小于同龄女性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的迷走神经张力降低,DC明显低于正常组,且与HRV多项指标有密切相关性。患儿组DC、HRV性别差异不明显。≥12岁患儿组DC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提示青春期儿童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易兰芬文红霞曹晓晓张京杨邱梅李思王文娟
关键词:心前区不适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预防应对策略被引量:8
2008年
近十年来,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相当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而社区是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与精神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单元,也是建立和发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基础。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预防应对策略,可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应对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需求,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钟文娟文红霞杨玲花明新贵王加谋马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卫生
超重、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患儿心率减速力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及代谢综合征(MS)患儿的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HRV)差异;体质指数(BMI)与DC、AC、HRV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岁的超重、肥胖儿童103例,其中诊断为MS患儿48例;测定DC、AC、HRV各指标。结果 MS组DC值为(5.97±1.77)ms,低于非MS组的(7.93±1.56)ms;AC值为(-6.78±1.56)ms,高于非MS组的(-8.17±1.61)ms;HF值为335.2 ms^2(157.03~659.33 ms^2),低于非MS组的497.5 ms^2(345.6~767.1 ms^2);BMI为(29.64±2.83)kg/m^2,高于非MS组的(26.79±1.83)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BMI与DC呈显著负相关(r=-0.241,P=0.014),与AC呈正相关(r=0.199,P=0.044)。结论 MS患儿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肥胖程度越高,迷走神经张力越低,机体对心脏的保护力就越差,越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黄小力文红霞易兰芬曹晓晓邱梅王充亮吴慧
关键词: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