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熙
-

-

- 所属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祝晓宏

- 作品数:38被引量:179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华语 新加坡华语 语言规划 社会语言学 语言
- 吴勇毅

- 作品数:67被引量:5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 CSL 教学模式
- 吴应辉

- 作品数:58被引量:74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汉语教学 汉语 汉语国际传播 国际汉语 汉语国际
- 李计伟

- 作品数:39被引量:1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华语 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化 量词 传承
- 崔永华

- 作品数:29被引量:34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 研究主题: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中文教育 后方法时代
- 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被引量:33
- 2005年
- 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广和弱势族群母语的传承和维护是一对矛盾。马来西亚的经验表明官方语言推广中语言地位规划优先于本体规划,地位规划的实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处于弱势的族群的拼争可以延缓其母语走向衰落,但其生命力取决于多个方面。华语在马来西亚的前景不容乐观,它给学界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 郭熙
- 关键词:多语言语言规划
- 近20年来中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 近20年来,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1)加强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法制建设,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规范和标准;(2)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意识普遍提高;(3)普通话进一步得到推广;(4)行业、领域规范化工作...
- 郭熙
- 关键词:语言文字普通话
- 文献传递
- “中文”名称演变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元一体性被引量:1
- 2024年
- 国际中文教育这一名称使用以来,学界围绕它的内涵和外延、学科和事业有过一些讨论。但作为这一名称核心概念的“中文”称说方式的多样性及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目前尚未看到深入的分析。从古今演绎的时间向度和中外交融的空间向度,追溯“中文”称说的错综内涵和演变历史,可以看到这些不同名称的形成、发展和沿革的种种因素,而多样称说方式的同时存在,则敞显了“中文”称说方式和世界各地中文教育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为顺应这一基本特征,建议界内共同努力,完善多元一体的国际中文教育架构,把国际中文教育界定为“中文作为一门世界语言教育”,以有效涵括全世界中文教育的丰富形态,促进国际中文传承与传播、域内与域外协调发展,让美丽的“中文”早日真正走向世界。
- 郭熙郭熙
- 对华语语言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访谈录被引量:9
- 2011年
- 2011年6月24日,在北京山水宾馆,笔者崔乐就华语语言生活的研究问题采访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本文为访谈记录整理。为便于阅读,访谈录中适当增加了文献指引。
- 郭熙崔乐
- 关键词:语言生活访谈录华语
- 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
- 马来西亚是华人最集中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东南亚华人社会语言问题研究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注意,国内已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例如李英哲(1999)、李如龙(2000)、杨贵谊(2000)、练春招(2000)、邹嘉彦和游汝杰(2...
- 郭熙
- 关键词:华人社会
- 文献传递
- 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的“哩”
- 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有一个分布极广、使用频率极高的“li”。就其在句中位置来说,大体上有两个:一个在句中,一个在句末。于是,有人按照它在句中的位置分别进行讨论。按照功能,li可能至少有四种:(1)结构助词;(2)时态助词;...
- 郭熙
- 关键词:河南话
- 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
- 现代华人社会中称呼汉语的方式有许多种,主要有"汉语、普通话、中文、华语、国语、中国话、官话"七种。这些称呼同异交错,因时地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如何称呼汉语问题展开了不少讨论。在以往的讨论中,多数着眼于"正名...
- 郭熙
- 关键词:标准语汉语普通话
- 文献传递
- 从“文白演进”到“文腔革命”:瞿秋白汉语规划思想及对鲁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1917年白话文运动后,鲁迅成为白话小说创作第一人,但其随感留有明显的文白夹杂痕迹,学术著述更是只用文言;他批判文言晚,对汉字的反思和批判更晚。左联时期,鲁迅和瞿秋白交往密切、情谊日笃,受瞿秋白的感染和影响,鲁迅成为其汉语现代化事业的坚定支持者。1934年大众语运动后,鲁迅系统阐述了他在汉语规划建设方面的思考、探索和谋划,最终形成自己的汉语规划思想。
- 汪禄应郭熙
- 关键词:瞿秋白
- 以“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词与社会认同建构被引量:14
- 2007年
- 在对现代华语中以“国、中、汉、华、唐”五字(语素)为上字的相关词的构成及分布进行描写的基础上,说明相关词语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进而讨论社会认同建构对相关语言项目的影响。
- 郭熙
- 关键词:语言
- 华语规划论略被引量:25
- 2009年
- 语言规划曾经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但也付出了不同的代价。观察和开展语言规划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对华语概念认识的深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充分考虑语言规划的类型,完成从"问题"到"资源"、从管理到服务、从单一国家或地区到跨国、跨境以及从强制性到市场调节的转变,对于华语在所在国的维护、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华语不只是中国的国家资源,也是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重要资源。从跨国跨境的角度考虑语言规划,努力共同开发和利用华语资源,是语言工作者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 郭熙
- 关键词:华语语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