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凯
-

-

- 所属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国骏

- 作品数:158被引量:4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诠释学 小柴胡汤 阳明病
- 张涛

- 作品数:82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伤寒论》 诠释学 伤寒论 中医药治疗 学术经验
- 曾丽蓉

- 作品数:20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伤寒论》 益气养阴解毒方 长期存活 病例分析 辨治
- 梁峰

- 作品数:35被引量:2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五运六气 气象 《伤寒论》 郁证 五苓散
- 王惠君

- 作品数:71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伤寒论》 IGA肾病 肾络宁 中医药疗法 中医
- 近20年《伤寒论》规划教材研究
- 2022年
- 《伤寒论》课程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既是中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临床技能的提高课。2003-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出版发行了7种版本《伤寒论》规划教材,适用于本科及长学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文章通过对其系统、全面的研究,发现各版教材均具有以“三基”“五性”为主要指导原则、人才培养为编写目标、编写人员广泛参与、体例及字数逐渐稳定、纸本与数字化同步等特征。
- 张涛王惠君曾丽蓉钟凯邵琳琳阚湘苓张国骏
- 关键词:伤寒论教学中医药规划教材教材研究
- 《伤寒论》平衡用药观解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平衡用药观是指在遣方用药过程中灵活运用阴阳属性相反的药物相配伍,以期全方达到阴阳的平衡。该思想源于《内经》《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仲景,本文从寒热平衡、升降平衡、收散平衡、消补平衡、润燥平衡五个方面对《伤寒论》中的平衡用药观进行了解析,说明仲景的遣方用药思想符合阴阳平衡之道,对当今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国骏张涛钟凯
- 关键词:伤寒论方剂配伍
- 浅谈《伤寒论》中的平衡用药观
- 所谓平衡用药观,是指一方之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特性要保持相对平衡,无太过亦无不及,符合太极阴阳相和之道。《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
- 张国骏钟凯
- 文献传递
- 思想政治理论融入《伤寒论》教学的思考
-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问题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大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承担,这样造成明显在中医专业课程教学中无法融入与呈现,学生重视不足的问题。《伤寒论》教学属于中医专...
- 张涛张国骏曾丽蓉梁峰钟凯
- 关键词:思想政治中医教育
- 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VIP)、万方医学网(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搜集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文献参照Cochrane Handbook 5.3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用口服西药,辛芩颗粒联合口服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18,95%CI(1.13,1.24),P<0.00001];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复发率[RR=0.29,95%CI(0.20,0.41),P<0.00001];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0.54,95%CI(0.32,0.92),P=0.02]。[结论]辛芩颗粒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时,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少复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更严谨的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 王瑞杰张国骏庞稳泰李毓赟刘东德钟凯
- 关键词:辛芩颗粒变应性鼻炎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浅谈《伤寒论》中的急则治标思想
- 《伤寒论》中多处体现了急则治标的原则,如先止呕,后回阳之吴茱萸汤证;先止利,后温补之桃花汤证及赤石脂禹余粮汤证;先急下,后养阴之少阴三急下证;先温灸,后温阳之附子汤证。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为“先留人,后治病”。所谓“留人”...
- 张国骏张涛钟凯
- 关键词:《伤寒论》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张国骏活用补法避免“虚不受补”经验被引量:2
- 2014年
- 临床上,“虚不受补”是指一些虚证患者服用补药后不但症状不缓解,反而出现诸如口舌生疮、咽干舌燥、燥热汗多等“上火”反应。“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世铎《本草新编》,后世医家对其原因多有发挥,主要观点包括: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②补不对证;③虚实夹杂,只补不清;④脾胃衰败,不能运药;⑤特殊体质,药物过敏。天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张国骏教授潜心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对“虚不受补”有独到见解,临证应用补法时灵活结合它法,有效避免“不受补”现象的发生。笔者有幸侍诊其旁,获益匪浅。现将张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
- 钟凯张国骏
- 关键词:名医经验虚不受补补法
- 从五运六气探讨气象与传染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五运六气应用于的疫病防治在《瘟疫论》《温病条辨》等温病学著作中均有论述。本文从六气发病和"胜复气"的角度,进行五运六气与气象的拟合分析,探讨气象对传染病产生的影响,为传染病的预警提供思路与参考。
- 梁峰张林钟凯姜玉波曹广民于磊吴学会张涛
- 关键词:传染病气象五运六气
- 案例式教学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 2024年
- 案例式教学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中医医案是医家以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案例,恰当的医案是中医经典《伤寒论》课程案例式教学的良好教学资源。将案例式教学法与中医古今医案相融合,医案案例式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方的古今应用,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激发学习中医经典兴趣,启发其中医思维。
- 邵琳琳曾丽蓉钟凯王惠君张涛
- 关键词:《伤寒论》案例式教学法医案
- 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线上期末考试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课程之一,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线下考试变为线上考试,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我校“线上线下同质等效”考试原则指导下,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付诸实践。本次线上考试锻炼了教师能力,完善了考核体系,更新了考核方式,丰富了考核内涵,为伤寒论课程考核评价理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 王惠君钟凯张国骏邵琳琳张涛
- 关键词:中医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