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翔宇
-

-

- 所属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潍坊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许凯

- 作品数:34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教学实验 再城市化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 孙彤宇

- 作品数:59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 建筑
- “流动的城市性”推动下的当代城市空间变革被引量:3
- 2015年
- 当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文章引入"城市性"(urbanity)的概念,认为市民个体之间产生的社会和空间张力是城市性发生的基础,并以此对城市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性的状态进行归纳,梳理规划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和空间模型,提出当代城市中市民个体聚集状态的改变令"静态的城市性"向"流动的城市性"转变。"流动的城市性"对当代城市空间的深远影响,体现在交通设施及与其相关的建成环境等方面(如城市轨交综合体)。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步行空间网络,实现"静态的城市性"与"流动的城市性"的衔接,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
- 许凯孙彤宇段翔宇
- 关键词:社会张力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