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
作品数: 87被引量:474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丁彦青
作品数:577被引量:2,42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病理学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 大肠肿瘤
朱梅刚
作品数:182被引量:679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淋巴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邱红明
作品数:39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大肠癌 真空负压 病理 淋巴结微转移
陈源
作品数:10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SARS病毒 包涵体 超声波 SARS 病理
张盛
作品数:14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真空负压 ABC法 基因扩增 乳腺癌 免疫组化
109HH人工腱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后腱化过程观察被引量:5
1996年
将新西兰兔造成跟腱缺损模型后植入109HH人工腱,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光镜下的组织学观察以了解其腱化过程。结果显示,109HH人工腱在兔体内12周可完成腱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周,胶原纤维包围植入物,巨噬细胞出现,生物材料仍有残存,第二阶段大约8~10周,胶原纤维在其周大量增加,部分材料巳被吸收,仍有少量生物材料残存,第三阶段大约12周左右,生物材料基本完全消失,植入物完全被腔原纤维取代,排列规整基本上趋于正常腱,结果同时表明此人工腱一经植入兔体内后如若有感染,即停止腱化过程。
曹启迪蔡俊杰
关键词:人工腱跟腱缺损
应用超声波技术显示组织中粘多糖的研究
1996年
应用超声波技术来显示组织所含的粘多糖,经反复实验证明,它比传统应用的方法效果好,颜色鲜艳,定位准确,还可节省4~6倍的时间。奥申兰(Alcianblue)原法染色需1h,PAS需20min左右,用超声波技术前者仅需10min,后者只需5min左右。奥申兰是一类铜欧花青染料,含有带正电荷的盐键,它可与组织中含有的阴离子基因如合羧基和硫酸根的酸性粘液物的反应,生成不溶性复合物,PAS是靠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粘多糖的乙二醇基和氨羟基,致使其产生暴露出游离醛,与Schiff氏试剂起反应,产生新的复合物,这两类染色法,都能在超声彼技术的作用下来加速染色过程。超声波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上所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钟80万次的高频振谐下作缩张运动。由此而带动了染色液中正负电荷,游离醛基等物质的缩张运动,从而加速了它们的结合,加速了染色的完成。
蔡俊杰丁彦青张盛陈源
关键词:PAS超声波粘多糖
应用真空负压LSAB法快速显示各种组织相关抗原的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应用真空负压LSAB法快速显示各种组织中的相关抗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二抗三抗的稀释度,阳性物的显示强度和效果等,都比免疫组化中的其它方法好。冰冻切片和培养细胞片,整个过程需时50min左右,石蜡切片全过程需时60min左右,如果从抗体的孵育时间讲,则孵育时间仅为产品说明书注明的时间的1/5。稀释度产品说明书注明二抗三抗为1:400,该法二抗三抗的稀释度为1:800,如此可增加标记切片的张数,降低成本。根据实验对比,在组织切片含有大量的抗原或抗体时,它与真空负压ABC法没有明显差别,在抗原抗体含量少的情况下,真空负压LSAB法就显示出优势,阳性反应物明显比其它方法都强。真空负压LSAB法之所以具有上述的优点,这主要是它不需要提前形成复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小行动敏捷灵活,对组织的渗透性强。它与生物素的结合点多,加上真空负压的特殊条件,这就使真空负压LSAB法成为需时少,效果好,敏感性高的一种新方法。
蔡俊杰邱红明张盛
关键词:真空负压LSAB法免疫组化
SARS继发曲菌感染死亡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死因和病变特征。方法 常规HE染色 ,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MSB、网状纤维、PAS染色法进行观察。结果 SARS增生修复期改变 ;继发性肺曲菌病伴双肺广泛化脓性炎 ,严重的肺组织破坏 ,肺水肿 ,肺出血 ,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血液吸入 ;霉菌性败血症伴全身器官播散性、多发性曲菌性脓肿、局部组织坏死及出血伴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及霉菌菌栓形成 ;免疫器官抑制 :脾红髓及白髓等淋巴组织严重减少 ,淋巴组织灶状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淋巴结淋巴滤泡减少 ,生发中心消失 ,间质纤维化 ;骨髓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减少 ,红细胞系灶状增生。结论 患者死于免疫功能抑制继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提示对SARS的皮质激素治疗要适时视情慎用。
王慧君丁彦青徐军杨磊张文丽李欣耿舰申洪蔡俊杰李学锋康伟吴正蓉赵菲钟南山
关键词:SARS曲菌感染病理学观察皮质激素
肺癌细胞多向分化与异质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探讨肺癌细胞多向分化与异质性。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87例肺癌手术标本组织切片,30例细胞涂片。(1)标本取材块数与病理分型种类多少里显著性正相关。(r=0.407,P<0.01);(2)作为单一类型的小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类癌仅占27.6%、20%鳞癌、16.7%腺癌、23.3%大细胞癌KER、VIM双表达。66.7%有鳞、腺、神经内分泌三向分化;(3)在混合类型肺癌中,细胞学与组织学分型符合率为56.7%。肺癌细胞类型有明显异质性,其发生分子基础尚待进一步研究。
赵彤李伟峰蔡俊杰柏林孟莹关美萍
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在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HT_(29)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潜能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 (SLeX)抗原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表面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 (α1,3Fuc T)在高、低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HT2 9细胞内的mRNA水平的表达 ,并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流式细胞仪 ,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直接检测SLeX抗原在LoVo、HT2 9细胞内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SLeX抗原呈高水平表达 ( 32 .8± 10 .9,P <0 .0 5 ) ,SLeX抗原合成酶α1,3Fuc TmRNA也呈高水平表达 ( 2 1.2± 7.7,P <0 .0 5 ) ;低转移能力的HT2 9细胞低水平表达SLeX抗原 ( 2 1.9± 8.8) ,并低水平表达SLeX抗原合成酶α1,3Fuc TmRNA( 10 .8± 5 .2 )。
李小卫丁彦青蔡俊杰张素娟
关键词:直肠肿瘤结肠肿瘤LOVOHT29
EB病毒与大肠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类大肠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EB病毒感染及EB病毒是否参与了致瘤作用。方法 将 13 0例大肠肿瘤标本分为 5个组 ,其中腺瘤 2 6例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 2 3例 ,腺瘤癌变 2 2例 ,结肠癌 3 6例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 (HNPCC) 2 3例 ,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和PCR扩增。结果  13 0例标本中 ,免疫组化阳性 7例 ,PCR检测阳性 2 6例 ,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人类大肠肿瘤组织中存在EB病毒感染 ,并有可能参与大肠肿瘤的发病过程 。
刘换新丁彦青蔡俊杰
关键词:EB病毒大肠肿瘤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式反应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预后关系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 结果 68 例转移阴性的584枚淋巴结中,13 例(19-1 % ,1368)29 枚(5-0 % ,29584)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其中11 例5 年内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55 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患者仅3 例复发。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和阴性组5 年复发率分别是86-6% (1113) 和5-5% (355)。两组病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结论 应用肿瘤特异性抗体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有助于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对估计临床预后。
丁彦青张福明李亦民郭君其孙青蔡俊杰
关键词:结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结微转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及p2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1999年
对 3 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阿霉素诱导前后的 p53及 p2 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发现 7例在阿霉素诱导前即有 p53蛋白高表达 ,多为CML进展期患者 ,其中 6例对应的 p2 1蛋白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为弱表达或不表达。 1例慢性期患者 p53及 p2 1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无表达。此 7例患者预后差。
毕丹周淑芸蔡俊杰曾益新
关键词:P53蛋白P21蛋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免疫组化
肺原发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被引量:5
2005年
耿舰丁彦青刘立飞朱梅刚韩慧霞蔡俊杰
关键词:软骨肉瘤肿瘤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