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政治法律—外交学

作品数:231,367 被引量:166,577H指数:113
相关作者:王义桅时殷弘朱锋赵可金陈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国际关系经济管理—世界经济历史地理—历史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2,393篇期刊文章
  • 24,675篇学位论文
  • 19,660篇专著
  • 7,685篇会议论文
  • 640篇标准
  • 2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079篇政治法律
  • 13,565篇经济管理
  • 6,424篇文化科学
  • 4,915篇历史地理
  • 1,924篇哲学宗教
  • 1,797篇军事
  • 1,405篇社会学
  • 1,118篇天文地球
  • 1,0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766篇医药卫生
  • 67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7篇文学
  • 379篇语言文字
  • 335篇艺术
  • 23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3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17篇农业科学
  • 20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99篇建筑科学
  • 15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4,610篇外交
  • 9,614篇主义
  • 7,929篇政治
  • 6,295篇冷战
  • 6,123篇联合国
  • 5,708篇外交政策
  • 5,548篇共同体
  • 4,761篇政府
  • 4,334篇中国外交
  • 4,302篇战后
  • 4,056篇中日关系
  • 4,017篇人类命运
  • 3,662篇文化
  • 3,626篇恐怖主义
  • 3,575篇反恐
  • 3,506篇战争
  • 3,390篇一带一路
  • 3,323篇地缘
  • 3,315篇总统
  • 3,314篇关系史

机构

  • 6,341篇中国社会科学...
  • 4,045篇外交学院
  • 3,923篇北京大学
  • 3,697篇复旦大学
  • 3,665篇中国人民大学
  • 2,808篇吉林大学
  • 2,15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153篇中国现代国际...
  • 2,070篇上海外国语大...
  • 1,827篇南京大学
  • 1,80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779篇武汉大学
  • 1,606篇清华大学
  • 1,60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585篇暨南大学
  • 1,529篇山东大学
  • 1,458篇云南大学
  • 1,44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403篇南开大学
  • 1,037篇上海国际问题...

作者

  • 173篇王义桅
  • 154篇时殷弘
  • 152篇朱锋
  • 151篇赵可金
  • 144篇陈向阳
  • 133篇金灿荣
  • 119篇门洪华
  • 115篇杨洁勉
  • 113篇刘建飞
  • 109篇曾向红
  • 108篇刘中民
  • 105篇刘江永
  • 105篇夏立平
  • 102篇王逸舟
  • 100篇陶文钊
  • 99篇唐永胜
  • 93篇张蕴岭
  • 84篇高祖贵
  • 83篇王缉思
  • 72篇于宏源

传媒

  • 5,650篇世界知识
  • 3,467篇瞭望
  • 3,020篇现代国际关系
  • 2,827篇当代世界
  • 2,687篇Beijin...
  • 2,447篇东南亚研究
  • 2,385篇国际展望
  • 2,236篇国际观察
  • 2,230篇国际问题研究
  • 2,166篇西亚非洲
  • 1,934篇世界经济与政...
  • 1,731篇Voice ...
  • 1,709篇外交评论(外...
  • 1,537篇俄罗斯东欧中...
  • 1,527篇和平与发展
  • 1,504篇友声
  • 1,253篇环球军事
  • 1,161篇Intern...
  • 1,102篇太平洋学报
  • 1,080篇新华月报

年份

  • 441篇2025
  • 4,733篇2024
  • 6,264篇2023
  • 6,078篇2022
  • 6,270篇2021
  • 6,393篇2020
  • 7,675篇2019
  • 8,391篇2018
  • 8,442篇2017
  • 8,972篇2016
  • 9,249篇2015
  • 9,123篇2014
  • 8,521篇2013
  • 8,556篇2012
  • 7,562篇2011
  • 7,677篇2010
  • 9,082篇2009
  • 7,583篇2008
  • 6,882篇2007
  • 6,796篇2006
231,3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场域视角下中国话语的建构与文化自信
2022年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迅猛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失语”“弱语”问题影响日渐深重。如何利用“文化自信”建构新型国际话语,争夺国际话语权,重塑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成为当下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文化自信与国际话语建构的综合考察,试图指出一条依托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底色的国际话语,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李欣鸽
关键词:文化自信话语建构场域
林松添会长会见印度主流媒体、企业和文化界在京代表
2021年
4月14日,林松添会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广播公司三家主流媒体驻京记者和印度工商联合会、伊斯帕特集团、BLS签证服务公司、悠季瑜伽等企业、文化机构在京负责人。双方就中印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局势以及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坦诚、友好、深入交流,产生了积极共鸣,达成了许多合作共识。亚非部主任孙学庆、副主任栾宇滔等参加。
艾林
关键词:工商联合会中印关系主流媒体文化界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2021年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20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关键词:全球治理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时代呼唤开幕式
政府问责、国际责任分摊与美国对外援助透明度机制
2022年
美国对外援助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建设是其不断强化政府机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进程的一部分,但更多受到外交政策和国际援助政策协调的影响。美国作为最大的援助国,一直推动其盟国报告和提升援助优惠度,与其分摊国际责任,是国际援助透明度建设的重要推力;而援助失败与信息技术革命等驱动援助有效性评价需求的上升,进一步提高援助透明度的内涵、标准与影响,也意味着透明度机制建设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技术复杂性。新的国际竞争背景下,美国利用援助透明度问题推动新兴国家提升援助优惠度与分摊国际责任,但在其援助战略化的背景下,美国的援助有效性评价面临更大的挑战。
叶玉刘瑛琛
关键词:政府问责对外援助
欧盟战略主权的多维内涵及其国际含义被引量:4
2021年
战略主权是指在地缘政治竞争背景下在关键战略领域依靠自身资源并在必要时与伙伴合作的能力。其目的在于重新界定欧盟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国际地位,增强其维护和践行自身价值观的能力。此概念是在欧盟面临外部大国竞争加剧、地缘政治竞争凸显,内部多重危机爆发、一体化进程受挫的背景下提出的,涉及安全主权、经济主权、健康主权、数字主权及气候主权五个核心领域。战略主权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欧盟更重视以地缘政治视角审视并处理自身对外关系,也意味着欧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对称性依赖与脆弱性,并进行相应战略调整,逐渐将战略主权的多维要素纳入主权欧洲的建设进程中,其后续影响值得关注。
房乐宪殷佳章
治理自主性、族群结构与东南亚国家华人政策的差异性——基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当代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政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一现象植根于近现代殖民遗产的结构性原因,而治理自主性及族群结构则是导致政策差异的关键变量。具体而言,治理自主性决定了东南亚国家能否避免殖民政权对移民事务的支配,自主地协调与适应华人的移入;族群结构则决定了各族群在政治参与中可利用的物质基础和竞争杠杆。作为东南亚国家中的典型案例,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建构了“治理自主+单一族群主导”“治理不自主+单一族群主导”以及“治理不自主+多族群竞争”的模式,也相应生成了“温和同化”“严酷同化+区别”以及“温和同化+区别”的华人政策。当代东南亚国家的华人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不仅是关乎各民族国家建构、巩固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在推进同东南亚国家睦邻合作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衣远孙志强
关键词:华人政策族群结构民族国家建构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旅游外交的理念与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曹笑笑
关键词:阿拉伯国家
国际热点与中国外交
2022年
在国际格局不断变化,各国经济格局深刻变动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在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面临空前挑战,中国需恰当处理好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抓住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政策大方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米广弘
关键词:多边外交战略机遇期外交政策
浦东开发开放拓路者:赵启正与城市公共外交
2021年
30余年沧桑巨变,浦东新区从无人问津的阡陌田野到世界瞩目的繁华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绚丽一章。在这期间,以赵启正为代表的浦东开发开放拓路者,以全球视野筹备发展浦东,通过一系列公共外交理念与实践,吸引全球资金和智慧,将浦东、上海,乃至中国,推介到世界舞台。城市公共外交首先要"认识自己,精准定位",其次还需"克服盲目,有的放矢",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实事求是,以诚待人",但是面对误解和歪曲也要"主动出击,据理力争",此外还可由"合作传播,善借外力"使城市推介事半功倍。
钟新张婧玮
关键词:公共外交浦东开发开放世界舞台精准定位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休戚与共、密不可分的整体。与此同时,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经济领域,全球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政治领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安全领...
张怡远
关键词:价值意蕴
文献传递
共20,5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