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历史地理—民俗学

作品数:93,037 被引量:88,414H指数:96
相关作者:萧放董晓萍张勃万建中林继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历史学文学—中国文学经济管理—产业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798篇期刊文章
  • 20,105篇专著
  • 5,824篇学位论文
  • 3,426篇会议论文
  • 161篇标准
  • 45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366篇历史地理
  • 3,853篇文化科学
  • 2,776篇经济管理
  • 1,666篇艺术
  • 1,39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40篇文学
  • 1,319篇哲学宗教
  • 1,274篇社会学
  • 879篇政治法律
  • 652篇语言文字
  • 414篇建筑科学
  • 412篇农业科学
  • 347篇医药卫生
  • 249篇天文地球
  • 1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1篇生物学
  • 7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8篇理学
  • 6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803篇民俗
  • 10,334篇文化
  • 9,808篇风俗
  • 7,661篇风俗习惯
  • 6,140篇习俗
  • 5,381篇节日
  • 4,690篇礼仪
  • 4,151篇民族
  • 3,029篇春节
  • 2,563篇民俗文化
  • 2,379篇民俗学
  • 2,152篇传统节日
  • 1,854篇信仰
  • 1,832篇服饰
  • 1,754篇传承
  • 1,634篇社会
  • 1,555篇端午
  • 1,425篇过年
  • 1,422篇仪式
  • 1,408篇礼记

机构

  • 795篇北京师范大学
  • 780篇中央民族大学
  • 714篇山东大学
  • 632篇中国社会科学...
  • 580篇云南大学
  • 406篇华东师范大学
  • 403篇西北民族大学
  • 393篇中山大学
  • 352篇华中师范大学
  • 344篇北京大学
  • 334篇广西师范大学
  • 295篇四川大学
  • 254篇兰州大学
  • 251篇陕西师范大学
  • 23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31篇广西民族大学
  • 231篇中南民族大学
  • 229篇西南民族大学
  • 224篇河南大学
  • 22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4篇萧放
  • 62篇董晓萍
  • 56篇张勃
  • 54篇万建中
  • 39篇林继富
  • 38篇邢莉
  • 35篇施爱东
  • 34篇王杰文
  • 34篇岳永逸
  • 33篇毛巧晖
  • 31篇张士闪
  • 31篇高丙中
  • 30篇刘铁梁
  • 29篇户晓辉
  • 28篇陈勤建
  • 28篇安德明
  • 26篇刁统菊
  • 26篇陶思炎
  • 24篇叶涛
  • 23篇刘晓峰

传媒

  • 2,402篇民俗研究
  • 1,000篇民间文化论坛
  • 529篇文化遗产
  • 513篇今日民族
  • 429篇丝绸之路
  • 414篇西北民族研究
  • 395篇寻根
  • 386篇文史知识
  • 319篇民族论坛
  • 297篇乡镇论坛
  • 276篇西藏人文地理
  • 269篇中国民族
  • 264篇风景名胜
  • 259篇黑龙江民族丛...
  • 243篇中国民族博览
  • 231篇中国西藏
  • 227篇佳木斯大学社...
  • 217篇民族艺术
  • 216篇贵州民族研究
  • 202篇丝绸

年份

  • 1,319篇2024
  • 1,866篇2023
  • 1,988篇2022
  • 1,828篇2021
  • 1,987篇2020
  • 3,032篇2019
  • 3,392篇2018
  • 3,500篇2017
  • 3,481篇2016
  • 3,767篇2015
  • 3,996篇2014
  • 3,821篇2013
  • 3,442篇2012
  • 3,513篇2011
  • 3,693篇2010
  • 4,150篇2009
  • 3,080篇2008
  • 2,456篇2007
  • 2,442篇2006
  • 2,362篇2005
93,0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娄底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8
2020年
民俗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能促进民俗文化保护,而且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娄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具有技艺精湛、传承悠久、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同时,娄底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重宣传、轻政策,重利用、轻维护,重传统、轻开发的问题;提出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推进娄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严旭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时间·过渡·伦理:三年丧的制礼依据及思想价值
2021年
三年丧之"三年"体现为一个时间的阈限,相关的仪式作为辅翼使父母的灵魂能顺利过渡为祖先,而子女也能从"边缘期"过渡到正常的生活。"三年一闰"后的春季正是二者"复活"的象征,由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三年丧通过三年时间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确立起人的基本情感,以祭祀的方式追念祖先,由此达到"慎终追远"的伦理要求。同时,儒家将三年丧推为无服之丧,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的普遍精神,对于大同社会的实现与国家的统治具有深远影响。
郑静
关键词:伦理
《仪礼》仪节中的静默表述
2021年
作者曾撰文表示:先秦礼仪之三大精神,可以"敬、净、静"三字涵盖。本文据此说,专门发挥"静"字的内涵。盖古人行礼时,有出语表态以折冲之礼,有发言议论以评断之礼,祭祀则有祝祷声启之仪,丧葬则有哭号踊抚之时;然亦有静默不言,而仅以动作仪态行礼者。易言之,行礼者静默表述其礼意,而观礼者自能潜会其用心。然则礼仪乃由有声之言辞与无声之动作仪态所构成。此意研究礼仪者皆知之,而前贤似未能具体点出声之有无亦为行礼之要素。因不揣仄陋,自《仪礼》中选择六例,以明此义。
叶国良
关键词:《仪礼》
论东北地区的山神信仰
作为民俗文化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山神信仰在世俗生活中具备和实现着相应的功能.本文坚持将东北山神置于时空结构中考察,强调山神信仰有其空间性和时间性.从空间结构看,山神信仰大致分为山神形象、仪式禁忌和山神观念上、中、下...
王玉光
关键词:山神山神信仰
文献传递
日本新潟祭研究——兼与田横祭海比较
“祭”是日本民间文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文化的一种集中的体现。传统的“祭”以民间信仰为基础,具有日本特色的固定仪式,在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作为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和民俗现象,中国的学者...
刘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信仰
五禮通考 一0六
(清)
关键词:礼节
黄河潮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
张炳玉主编
中国古代祭祀礼仪集成 文集 16
《中国古代祭祀礼仪集成》编委会
关键词:祭礼
人类婚姻史 第2卷
(芬兰)E.A.韦斯特马克著
关键词:婚姻制度
营口民俗文化上
王金令张春彦王峭
关键词:风俗习惯
共7,9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