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40006)

作品数:13 被引量:278H指数:6
相关作者:姜琳欧阳护华陈锦郑超刘新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学出版社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英语
  • 4篇写作
  • 3篇书面
  • 3篇话语
  • 2篇新闻
  • 2篇新闻发布
  • 2篇新闻发布会
  • 2篇性知识
  • 2篇英语写作
  • 2篇知识
  • 2篇外语
  • 2篇互动
  • 2篇发布会
  • 2篇发言人
  • 1篇单数
  • 1篇单数形式
  • 1篇第三人称
  • 1篇动词
  • 1篇短语
  • 1篇短语用法

机构

  • 1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科学出版社

作者

  • 5篇姜琳
  • 5篇欧阳护华
  • 3篇陈锦
  • 2篇郑超
  • 1篇毛浩然
  • 1篇林斌
  • 1篇金茹花
  • 1篇刘新芳
  • 1篇郭旭

传媒

  • 2篇现代外语
  • 2篇英语教师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中国外语教育
  • 1篇话语研究论丛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后续写对英语写作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20
2015年
近年来,读后续写引起了外语教学领域的关注,但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其促学效果的实证考察还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通过一项实验,全面呈现了读后续写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发展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读后续写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语言产出表现,特别是在准确性和复杂性方面,效果尤为明显。研究指出,读后续写是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的有机融合,即可凸显语言输入、激发学习者注意形式,又能优化语言输出、加快新知识的吸收,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可靠途径。
姜琳陈锦
关键词:外语学习
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作用被引量:19
2014年
本研究考察了书面纠正性反馈(包括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对于英语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作用。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都能有效促进英语冠词显性知识的发展,且二者效果相当;对于隐性知识,元语言反馈比直接反馈更具促学优势。在现有显性、隐性知识的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书面反馈促学路径,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深入讨论了研究结果。
姜琳陈锦
关键词:英语冠词显性知识二语学习
弱势群体舆情智慧段子的互文应用策略研究
2015年
本研究基于80条舆情智慧段子语料,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以概念、语篇及人际功能为分析框架,考察舆情智慧段子创作者如何应用互文策略为弱势群体表达权利诉求。研究发现,舆情智慧段子的互文应用策略主要有:(1)在概念功能上,表现为模糊写实策略,在环境成分上使用模糊性互文表达,对负面现象进行夸张虚化处理,凸显事件的严重性;(2)在语篇功能上,主要体现为承接推进策略,集中大量民生热点话题,说明问题的多样性;(3)在人际功能上,表现为以俗戏雅策略,利用民间通俗的语气、情态表达及人际修饰语,凸显社会事件背离逻辑,产生荒谬与嘲讽的效果,实现对权力阶层正统性与权威性的消解。
金茹花欧阳护华
关键词:弱势群体互文批评话语分析
是传递意义还是炫耀形式——外语写作过程中的形-意缠结现象被引量:6
2014年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的33位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42位曾有过英语教学/辅导经历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及本文作者藉由"跨洋互动"活动所联系的11位美国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采访,考察了我国英语学生作文中形-意缠结现象的各种特征及产生这类现象的动因。笔者提出,英语写作教学要走出形意失衡的误区,通过互联网打通与英语国家人民交流的多种渠道,分享他们的母语语感,同时要关注学习者本人,找出他们各自热衷于某种语言表现的动因,帮助他们在形式和意义的有机结合上迈出坚实的步子。
郑超常春娥
关键词:英语写作
“我们/我”与人际意义建构研究——基于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发言人的立场性应答话语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指导下探讨第一人称代词'我们/我'的人际意义建构。通过对2003年~2013年25篇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发言人立场性应答话语中'我们/我'建构人际意义的历时分析,本文构建出'我们/我'的人际意义发展模式,旨在为发言人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上的语言使用提供一个思考路径。研究发现,发言人在'我们/我'的人称选择上越来越重视人际意义的建构;'我们/我'的人称选择正在趋于弱化权威、距离和'官本位',强化一致、服务和'民本位';'我们/我'的人际意义发展模式可以成为了解发言人在何种程度上建构人际意义的话语工具。
郭旭欧阳护华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跨文化英语写作互评分组研究
2017年
通过国家跨文化理论四个维度下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中美大学生网上写作互动分组有以下特点:(1)个体因素会对原先分组安排产生影响;(2)网络分组中的组员同伴间压力较小;(3)男女搭配的分组策略并非完全适用;(4)各组互动具有协同效应的特点。在该发现基础上,为跨文化写作下的网络分组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
叶昆郑超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跨文化网络写作
英语专业优秀生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语音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录音测试和深度访谈,对英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的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语音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人才班"的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语音水平显著相关;2)个体被试的语音自我概念与语音水平存在一些不完全吻合现象,30.8%的同学语音自我概念与语音实际水平标准分差值在1以上。以同学为参照系的被试易出现"大鱼小池效应",而以自我发展为参照系的被试,语音自我概念较好于实际情况;3)"人才班"语音自我概念主要基于音段音位之上,但在语音水平中超音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在语音教学中建立学生个人语音档案,兼顾形成性评价,以及实行音段超音段交叉或跨课程教学。
林斌毛浩然
关键词:音段超音段自我概念
中国政府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应答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运用定性描述分析方法,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对2003-2013年十年间的25篇政府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应答话语进行历时分析,讨论应答话语的历时变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表明,发言人在应答话语中借助语气、情态和态度资源建构人际意义,表明政府的积极作为,以此建构和谐的公众关系。这揭示了中国政府正在通过机构语境中发言人应答话语的人际意义建构主动适应和谐型意识形态下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郭旭欧阳护华
书面纠正性反馈与二语习得——针对英语类指名词短语用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书面纠正性反馈是二语写作和二语习得领域极富争议的话题。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形式的书面纠正性反馈(元语言反馈和间接反馈)对于中国学生习得英语类指名词短语的影响。研究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通过汉译英和写作两种测试方法来考察反馈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元语言反馈可有效促进英语类指名词短语的习得,而间接反馈则不能。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姜琳陈锦
关键词:二语习得
教学法改革中的组织文化与教师身份重构:人类学视野下中国教师发展的本土路径探索被引量:6
2016年
本研究应用人类学的长期参与观察方法和社会转型理论,揭示了我国教师发展中普通教师参与教改所遇到的种种超越教学法技术和方法层面的困难,提出只有正视教改中涉及的微政治元素给教师及其所在实践共同体带来的冲击,深入分析教改所带来的种种权力和利益、情感和观念、身份和文化的重建内涵,才能找到适合本土教改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由"不愿、不敢、不能"到"愿做、敢做、能做"的三部曲行动次序和逻辑,以期指导教师发展的实践。
欧阳护华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教师发展教师身份公民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