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德合作科研项目(GZ654)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岩泉衣健王璞珺陈崇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德合作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灾害
  • 1篇山岩
  • 1篇天池火山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火山灾害
  • 1篇架构
  • 1篇长白山火山
  • 1篇长白山天池火...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篇陈崇阳
  • 1篇王璞珺
  • 1篇衣健
  • 1篇王岩泉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火山地层学与火山架构:以长白山火山为例被引量:22
2013年
将长白山火山喷出物按成岩方式和岩相可分为柱状节理熔岩、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石流等20种基本类型,它们均可构成可识别的19种火山地层单元。火山架构是由被火山地层界面所围限的诸多基本地层单元叠置而成。一个复杂的火山组合体,可以通过界面识别,拆分成若干火山地层单元,从而实现对火山堆积体的分解描述和整体认知。基性火山喷发区常见的5种火山架构(单源火山田、洪泛玄武岩田、熔岩盾火山、中心式火山和层状复合火山),在长白山地区相继发育。本区火山灾害可分为原发和次生2种。原发性灾害指火山再次喷发引发的灾害,巨量天池水可沿火山断裂下渗,使气水-岩浆喷发的可能性和爆炸强度增加,同时还能引发火山泥石流。次生灾害主要源于火山碎屑堆积物的再搬运和熔岩火山体的崩塌。熔岩火山在本区分布最广,但其底座常为3~7m厚的松散沉积层,这犹如坐落在软地基之上的摩天大厦,是很不稳定的火山架构。熔岩体下伏的这些风化壳型松散层,只要发生流变或差异性沉陷,就会引发山体滑坡和山崩。因此,加强相关基础地质调查,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区段开展次生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势在必行。
王璞珺衣健陈崇阳王岩泉
关键词:火山岩长白山天池火山火山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