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60009)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新闻
  • 4篇教育
  • 3篇新闻教育
  • 2篇MILLS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采访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学
  • 1篇新闻伦理
  • 1篇新闻学
  • 1篇新闻学家
  • 1篇中国新闻
  • 1篇守则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家
  • 1篇网络
  • 1篇流动站
  • 1篇伦理
  • 1篇媒介
  • 1篇媒介融合

机构

  • 5篇上海大学

作者

  • 5篇李建新

传媒

  • 2篇新闻与写作
  • 2篇新闻大学
  • 1篇中国记者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关于新闻教育的对话被引量:4
2012年
在今天寻找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新方法、新范式对我国的新闻教育应该具有特殊的、特别的意义:启慧我国今天的新闻教育的实践,导引我国未来的新闻教育的发展。
李建新王烨乔飞
关键词:新闻教育
新闻采访:一个“寻找理由”的过程——采访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的体会
2011年
访前:寻找见面的“理由” 采访对象拒绝记者的采访可以有种种理由,甚至不需要理由。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记者经常碰“软钉子”、吃“闭门羹”,有时还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而被逐。究其原因,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寻找到面见对方的“理由”可能是主要症结所在。
李建新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被引量:11
2015年
新闻传播教育是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之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凝聚和鼓舞了一大批学者来研究新闻传播教育,来擘划新闻传播教育未来的发展。本文总结探讨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近5年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概括起来有:1.教学目标改变:让学生给自己"造"一份工作,而非"找"一份工作;2.实战能力培养:变"以文为生"为"卖文为生";3.像培养研究生一样培养本科生;4.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拓展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层次;5.院长"应该具备企业家的精神"等等。这些内容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最新发现,对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有启迪,对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有借鉴和引领作用。
李建新
关键词:新闻教育新媒体网络企业家
新闻之“道”在于“求细”——丁淦林先生新闻教育思想管窥
2013年
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丁淦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获教、受益于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直接体现在了他对我的最后的学术指导方面。
李建新
关键词:新闻学家教育思想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
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借鉴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在对密苏里新闻教育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院新闻伦理的诸多问题并在对比中发现了我们自身的一些不足,给出了改进的建言。文章从《记者守则》给出了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早期的质的规定性;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贯穿在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得到了国际学者、学生的认同,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等几个方面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李建新
关键词:新闻教育伦理守则报人媒介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