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052)

作品数:11 被引量:171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建国高源阳建强杨俊宴王兴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城市
  • 8篇城市设计
  • 3篇总体城市设计
  • 2篇景观
  • 2篇居住
  • 2篇居住空间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城市
  • 1篇低碳城市规划
  • 1篇地块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意图
  • 1篇容积率
  • 1篇设计生态
  • 1篇生态策略
  • 1篇生物气候条件
  • 1篇水景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王建国
  • 3篇高源
  • 2篇阳建强
  • 2篇刘坤
  • 2篇杨俊宴
  • 1篇徐小东
  • 1篇张愚
  • 1篇王兴平
  • 1篇蒋楠
  • 1篇陈宇
  • 1篇唐芃
  • 1篇周玮
  • 1篇陈鑫

传媒

  • 3篇城市规划
  • 2篇建筑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规划师
  • 1篇城市建筑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题型城市设计高度分区研究体系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专题型城市设计的高度分区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子课题,其具有研究范围的覆盖性、研究价值的引导性、研究方法的借鉴性和研究过程的衔接性特征,遵循"两极求取、因素叠加"的思路。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城市设计高度分区研究专题在分析意象区域与总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划分"两极"—高层建筑优先发展区及严格控制区,形成南京市高度分区控制结构方案。
高源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13年
伴随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地理信息系统成为解决大尺度城市设计项目在技术层面操作的重要回应。通过近十年相关应用的梳理,论文提出在多因子评价的视角,进行多元化与动态化的尝试,其发展趋势包括:因子建构方面形成覆盖经济、生态、社会三种类别的共性特征;因子量化中坚持设置权重的思路;系统运算方面,基于传统GIS静态单一的处理模式。
高源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居住空间发展——以改革开放以来南京老城的城市更新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在城市更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之后的南京市老城区为例,通过实证量化研究和数字分析方法来探讨居住空间发展对于城市更新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刘坤王建国唐芃
关键词:城市更新居住空间
基于城市设计的产业类历史地段再生途径——以南京市7316厂地块改造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结合南京市7316厂地块更新改造的案例实践,经由城市设计和地段更新的缜密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基于城市设计的产业类历史地段再生的途径策略,及在城市设计整体框架内实现场地各空间要素的整合。
王建国蒋楠周玮
关键词:城市设计产业类历史地段
滨水景观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西湖案例被引量:13
2017年
相当多的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滨水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滨水区在城市中拥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与生态价值。在城市设计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往重点多放在静态景观空间上,而忽视了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动态考量,特别是忽略了人们随机漫游的视觉空间体验,尤其是在滨水游憩与湖面泛舟的人群,其视点由于具有随机动态性而难以捕捉,使得以其动态活动为基础的设计难以入手。本文以西湖为案例范本,针对西湖的核心问题,梳理城市眺望体系的相关国际规划理论和实践,系统提出"人-城-湖"三者互动的滨水望城的动态设计理论与技术,对其天际轮廓、动态游览路线、视觉感受、景观廊道、空间形态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中国式滨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范本。
杨俊宴陈宇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滨水景观
A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 based on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ttributes intervened by urban design被引量:12
2010年
The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model intervened by urban design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which expresses the inherent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land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land attributes and their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Each land unit is described with several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ir condition and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such as land function, accessibility, historical site control, landscape control, and so on. Then, the dynamic refe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nit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factors. That means lands with similar conditions tend to have similar development intensities, which expresses the rule of the spontaneous urba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intensities of the pending lands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confirmed ones. Furthermore, the system can be actively intervened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urban design or planning intentions.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system offers effective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decision. The system with multiple intervention input is not only a credible tool for deriving development intensities, but also a platform to activate urban design conception. Above all, the system as a socio-technical tool integrates the optimization of form, function and environment, and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impersonality, justice and flexibility in the decision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WANG JianGuo1, ZHANG Yu2 & FENG Han3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关键词:LANDDEVELOPMENTINTENSITYLANDATTRIBUTEFAR
总体城市设计的途径与方法--无锡案例的探索被引量:32
2011年
以无锡为城市案例,阐述了总体城市设计的技术框架和研究范围,提出以城市形态的演替追溯和城市特色的量化确定城市形态的核心价值;以街区高度和开敞度指标确立引导控制的数字化模型平台;以空间形态总体调控和六项专项规划深化调控建构城市空间的骨架结构;以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融入管理程序的规划实施。据此可明确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空间整合、规划调控和导则编制途径,初步建立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并可使之进一步拓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城市的需求。
王建国阳建强杨俊宴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特色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被引量:54
2011年
从高碳化城市等现象出发,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思考绿色城市设计再到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主要内容,最后从设计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等角度提出了实现由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的现实路径。
王建国王兴平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绿色城市设计低碳城市
基于Kernel密度推定法的城市居住空间形成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追求越来越高以及住宅商品化的快速发展,住宅小区的建设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探讨城市居住空间形成过程这一角度出发,将其放入南京城市发展的时空轴中,运用Arc G...
刘坤王建国唐芃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空间
文献传递
城市设计干预下基于用地属性相似关系的开发强度决策模型被引量:12
2010年
本文以用地属性及其相似关系评价为基础,揭示了用地开发强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从而结合计算机编程工具初步建立城市设计干预下的用地开发强度动态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根据可建设潜力对每一用地单元进行各项因子评价,如用地性质、可达性、历史地段控制、景观控制等;然后根据因子之间的相似性,建立起地块之间的类比参照关系,即用地条件相似的用地趋向于相似的开发强度.这种参照关系揭示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自发的生长规律.这样,通过已知地块的用地开发强度便可计算出未知地块的开发强度.而且,可根据城市设计或政策意图,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或直接修改局部用地开发强度来积极干预系统状态,而系统的反应又为合理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并启发和辅助城市设计构思.该系统兼顾形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开发强度决策的客观、公平和灵活性.
王建国张愚冯瀚
关键词:城市设计复杂系统容积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