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YBB260)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海清刘景慧蔡多奇刘纯罗卉更多>>
-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侗族情歌的民俗文化生态
- 2012年
- 侗族情歌是侗族民族间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亲切自然,表现了侗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 吴海清
- 关键词:侗族情歌民俗文化
- 侗族傩戏“咚咚推”赏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以侗族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咚咚推"为对象,对其源流及沿革、传承的原因、基本特征、开发与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读者领会出自大山丛中自然村寨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咚咚推"的神韵。
- 蔡多奇
- 关键词:神农氏傩戏原生文化
- 论侗族民歌的审美个性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劳动胜利的欢庆等各种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侗歌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很多方面得以体现。论文通过对侗族民歌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审美实践、审美形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侗族民歌为侗族族群文化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吴海清刘景慧
- 关键词:侗族民歌审美
- 云南普米族婚俗与婚嫁歌浅析被引量:2
- 2012年
- 普米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几乎所有传承的文化都要靠语言和歌谣。普米族长期保留着独特的婚姻习俗,蕴藏在婚俗文化中的歌谣丰富多彩。文章从普米族婚嫁歌的演唱习俗、音乐特点及衬词和伴奏乐器特点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析普米族的婚俗文化和婚俗歌的音乐特点。
- 吴海清
- 关键词:普米族婚俗
- 侗族情歌的民俗文化生态
- 2012年
- 侗族情歌是侗族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亲切自然,表现了侗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文章从侗族的传统习俗和婚姻习俗两方面对侗族情歌的民俗文化生态进行分析,探索侗族情歌的生存和发展特点。
- 吴海清
- 关键词:侗族情歌民俗文化
- 浔江侗族琵琶歌音乐文化探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侗族琵琶歌是一种以侗琵琶为伴奏、集说唱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在浔江地区存活的侗族琵琶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以其鲜明的音乐个性展现出独特的风采,文章将从琵琶歌的历史文化渊源、结构及分类特征、调式音乐特征等方面对浔江琵琶歌进行分析论述。
- 吴海清
- 关键词:侗族琵琶歌
- 侗戏活动的社会功能探析
- 2012年
- 侗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编善演(戏)的民族。在侗区,村村寨寨都有业余的侗戏班,侗民们白天干农活,晚上则排练,节庆日表演侗戏,侗戏活动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吴海清
- 关键词:社会功能民族
- 论侗族情歌对唱的艺术魅力
- 2013年
- 侗族情歌是侗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侗族人们无时无刻不接受它的洗礼,它包罗万象,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民。通过对侗族情歌对唱的方式、语言特征、旋律、调式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侗族情歌,感受到侗族情歌的艺术魅力。
- 刘纯
- 关键词:侗族情歌对唱调式语言特色
- 南侗琵琶歌调查报告
- 2014年
- 侗族琵琶敢是流传于南侗地区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器乐、敢唱、说唱为一体,以婉转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多样化的表演形式深受侗家人的喜爱,并在传承侗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它的人文背景、分类、艺术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 罗卉
- 关键词:琵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