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MZ030)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元元金昱彤李元元刘生琰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圣物”与“商品”之间——青海热贡唐卡交换二重性特征的人类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早期人类学家对异国他乡"高贵野蛮人"经济生活的田野观察,建构了经济人类学关于人类交换制度的经典研究。当前青海热贡唐卡的交换呈现出一种"圣物"与"商品"之间的二重性特征。理论意义上,热贡唐卡交换的二重性表明,礼物交换与商品交换之间的关系可以呈现出另外一种可能,即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极,在现代性的社会情境下,两者完全可能以一种共生的状态并存;实践层面中,热贡唐卡交换的二重性呈现出"地方性知识"在民族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 李元元
- 关键词:礼物
- 族群边界的构筑、遮蔽与消弭--一个村落“唐卡”艺术的社会生命传记被引量:6
- 2017年
- 不同于西方常识将物视为受人类宰制的绝对客体,人类学强调"物的社会生命"和"物的社会主体性指向",认为通过物的社会生命传记的民族志描写,可以呈现政治权力、社会关系与文化模式的变迁图景。本文在"物的社会生命"框架中对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唐卡艺术从"圣物"到"商品"的社会生命历程进行了民族志阐释,以此呈现出这一地域社会中族群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化形态,并以这一个案为基础,对当前民族艺术研究方法"本体回归"的可能性以及"非遗"保护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 李元元
- 关键词:族群边界圣物本体回归
- 单一与多元——“市场”理念及其人类学拓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市场概念是一个颇多争议的概念。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市场的本质与内涵有着不同的阐释。通过对基于经济学、人类学及社会学视角对市场理念的梳理,肯定了人类学"多元市场"的理论范式,并对经济学单一的自由市场观点提出反思。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市场本质及市场转型理论提出自己的思考。
- 刘生琰李元元
- 关键词: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
- “记忆再造”与“市场建构”:一个少数民族村落集体记忆改造的民族志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古典经济学从"原子化个体"假设出发,认为人类的交换本性可以自发形成市场,因此市场的诞生是一个"原生"过程。本文以民族志的叙事呈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如何通过对集体记忆的改造使地方性市场的建构获得现实可能性,因此展示出市场的文化嵌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范式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个案的细节解读对"集体记忆"理论本身进行移动程度的拓展和补充。
- 李元元
- 关键词:集体记忆民族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被引量:13
- 2013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是全球范围发展的新趋势,整体观更加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生态文化视角,注重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活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也更加强调各利益相关方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作用。整体观的理论关注则要求从文化本身的结构出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模式等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文化整体存续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联,将非遗保护的整体观转换为更加有效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
- 金昱彤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观
- 礼物交换的结构牲嵌入——青海黄南热贡唐卡交换模式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对于人类交换制度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领域历久弥新经典研究议题。本文在人类学"礼物与商品"的理论比较框架内,通过两个田野社会文本呈现当前青海黄南热贡唐卡交换的"二重性"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礼物交换制度存在着一种结构性嵌入的特征,集体性的社会结构是礼物交换得以发生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讨论了转型以来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礼物交换现象,认为带有集体性面向的社会结构是当前中国礼物交换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 李元元陈亦晨
- 关键词:礼物嵌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