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J12RWQN025)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意识形态
  • 2篇人性
  • 1篇代文
  • 1篇叙事
  • 1篇政治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人性话语
  • 1篇偏至
  • 1篇嬗变
  • 1篇文化
  • 1篇文学
  • 1篇现代文
  • 1篇现代文学
  • 1篇小说
  • 1篇立人
  • 1篇逻辑
  • 1篇逻辑基点
  • 1篇借用
  • 1篇婚姻

机构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王莉

传媒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破家立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家庭叙事被引量:5
2014年
在中国刚刚开启现代性历程的20世纪之初,鲁迅就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立人”以“立国”的现代性构想,“立人”是这个构想的逻辑基点[1]。“立人”以个体为中心,强调摆脱对他者的依赖,同时拒绝为他者牺牲。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过度压抑个体、
王莉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家庭叙事《文化偏至论》中国传统文化逻辑基点
规范—借用:80年代“人性”话语对家庭的重建
2013年
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对家庭的建构由20世纪50-70年代的"改造—借用"转换为80年代的"规范—借用",小说文本将抽象的"人性"呈现为对家庭表象和家国新秩序的重新书写。人道主义思潮重新赋予了家庭血缘伦理"人性"的正面价值,家庭由50-70年代小说中被侵入、被借用、遭抵制的场域转换为反思的载体和"人性"复归的家园,表现在家庭表象批判功能的建立,血缘伦理疗救功能的建构以及家庭内部视角的反思功能。
王莉
关键词:人性家庭
讲述政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80年代小说婚姻故事讲述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嬗变被引量:2
2015年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十年间的小说讲述婚姻故事的方式经历了讲述政治风云变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等三种变化,爱情意识形态向婚姻家庭生活"降落"的过程既是以爱情为载体的理想主义话语失效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日常生活升起的过程,它为即将到来的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制造了新的主流话语。
王莉
关键词:80年代小说婚姻故事
革命·理想·人性——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意识形态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以文本为切入点,从爱情与革命、爱情与理想、爱情与人性三方面阐述了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爱情与革命"回到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革命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爱情与理想"是"爱情与革命"的另一个版本,按照美好的社会理想来选择爱情;"爱情与人性"借爱情故事表达对历史理性、现代文明、欲望的认同与困惑。爱情不再承载意识形态之后,它的审美魅力也随之消失。
王莉
关键词:爱情意识形态人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