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744052)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刘长庭李旭李天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肺T淋巴细胞,利用旋转式细胞组织培养系统(RCCS)即旋转生物器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生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抗原CD69。结果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培养的T淋巴细胞,刀豆球蛋白A(ConA)组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增强,IFN-γ生成增加,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多(t=11.11、19.86、15.42,P<0.01);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比较,ConA刺激后,PKC活性减低,IFN-γ生成减低,表面表达CD69细胞数目减少(t=7.69、6.73、7.63,P<0.01);而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加入PKC特异的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和ConA共同培养的T淋巴细胞组,与同样条件下ConA组相比,PKC活性略增强、IFN-γ生成的量、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加(t=5.42、5.91、5.27,P<0.01)。结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PMA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部分恢复作用。
- 李旭刘长庭李天志
- 关键词:失重模拟生物反应器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
- 模拟微重力下瘦素对肺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模拟微重力下瘦素对肺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分离肺T淋巴细胞,利用旋转式细胞组织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T淋巴细胞后,采用PepTag非放射性PKC检测试剂盒测定T淋巴细胞PKC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T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5、CD71的表达。结果在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刀豆蛋白A(ConA)组与瘦素组、ConA+瘦素组与ConA组相比,PKC活性增强,IL-2生成增加,表面表达CD25分子的细胞增多;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比较,ConA刺激后,PKC活性、IL-2水平,表面表达CD25分子的细胞减少(P<0.01);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瘦素组与ConA组相比,相同指标无明显变化,而且加入瘦素的ConA组与ConA组比较,仍无明显变化。RCSS组中的ConA+瘦素组,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中的ConA+瘦素组相比较,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瘦素组和ConA+瘦素组与同样条件下的ConA+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组相比,上述所有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PKC的活性降低,表面表达CD25的细胞数降低,T淋巴细胞分泌的IL-2降低;同样条件下,PMA对T淋巴细胞的上述指标有部分恢复作用。
- 李旭刘长庭
- 关键词:失重模拟瘦素蛋白激酶C旋转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