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XZX007)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卫东王文东高学文曹海燕田兴国更多>>
相关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哲学
  • 3篇社会
  • 3篇视域
  • 2篇生存论
  • 2篇生存哲学
  • 2篇老子
  • 1篇当代社会
  • 1篇道德经
  • 1篇心态
  • 1篇阴柔
  • 1篇哲学思考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哲学主题
  • 1篇正义
  • 1篇智慧说
  • 1篇智者
  • 1篇弱势群体
  • 1篇社会人
  • 1篇社会制度
  • 1篇生存境遇

机构

  • 13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吴卫东
  • 5篇王文东
  • 2篇高学文
  • 1篇李建成
  • 1篇曹海燕
  • 1篇田兴国

传媒

  • 5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视域的发展问题
2008年
从实践生存论视域看,发展就是人之生存的自觉自为形态。发展并不是外在于生存,而是生存的内在特质,人们正是通过发展的方式生存。发展观与生存论紧密地关联着,不同的发展观影响着不同生存观的确立。在全球发展和后工业文明语境之中,我国新型生存方式的建构须实现和谐生存、物质和精神协调的生存、人文理性和科技理性相平衡的生存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存。
王文东
哲学主题的时代转化与生存哲学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侧重从人类生存方式变化的视域加以观察会发现,在以自然生存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哲学更倾向于本体论问题,在以社会生存方式为主的近代社会,哲学更突出认识论问题,而以追求自由开放繁荣生存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哲学则凸显实践生存论的主题。当代中国生存哲学的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呈现出务实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态势。厘定生存哲学的研究对象,积极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生存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创造的重要途径。
吴卫东高学文
关键词:哲学主题生存哲学
正义共识的困境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在前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存制度和个人行为的评价体系完全陷于意识形态、神圣观念、权力和国家的"信条"中,所以"共识"的霸权给人们并没有造成正义价值观念的明显分裂,共识在前现代社会并不是一个社会和理论问题。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的结构转型,现代化对传统的挑战,利益日趋分化,多元社会的形成,阶级、阶层结构的复杂化和分化,新旧全球化的转型,文明与文化的冲突及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正义的共识成为一个重要的难题。
王文东
关键词:正义
当代社会人的生态与心态问题哲学研究论纲——人的生存质量说之三被引量:2
2006年
从人类生存史和文化史的视角来审视,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存在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的问题。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问题的凸显和困扰世人、引起世人的格外关注,则是近些年的事。我们要提倡大生态观,更需要大心态观。当代社会,生态与心态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生态和心态的辩证关系构成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对重要矛盾,对这一矛盾的哲学观照和实践解决,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努力寻找解决生态与心态问题的方式与路径,即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呼唤一种大战略、大智慧、大心胸和大态势;培养和形成科学、健康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要坚定地走生态与心态相互融合的崭新生活之路。
吴卫东
关键词:生态心态
生存之思——走向本真状态被引量:2
2006年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和哲学主题的时代转化,生存哲学日益彰显并成为当代哲学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回归生活世界,面向事情本身,成为人们对待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探索人们在新世纪的生存状态、生存智慧和生存质量成为哲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生存状态是哲学的原生态基础,而哲学是生存状态的心声和本质的体现。生存智慧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哲学则是生存智慧的提炼和升华。生存质量是哲学的归宿,哲学是人们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
吴卫东
关键词:本真状态
高科技生存的双重向度——生存论视域中的高科技问题探讨
2007年
高科技生存的肯定向度和否定向度,是高科技本身内在具有的,而不是外在影响的结果。学界在揭示高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时恰恰忽视了其与人的生存的同构性的特质。
王文东
论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人的生存质量说之二
2006年
每个时代都有人们不同的活法,每种活法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代社会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成为人们赋予、寻求和实践生活的意义的现实背景。从物质生活状况来分析,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社会物质生活的充裕而坚定厚实;从政治生活状况来观察,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政治生活的进步而更加自由开放;从文化生活状况来思考,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文化生活的繁荣而丰富多彩;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关系角度来把握,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崭新关系的确立变得广阔深邃。
吴卫东
关键词:当代社会生存境遇
守阴贵柔,智者生存之道
2008年
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昌盛,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悄然走进了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频发时期。人们竞相营建能使自己栖心立足的精神家园。风云激变的春秋时代,催生了老子思想。在《道德经》中,老子从事物的起源、存在状态和功能方面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生存之道——守阴贵柔,这也是他一再强调的生存理念。这一思想在当下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和借鉴意义。"守阴贵柔"不仅是智者的生存之道,而且更多地启迪着弱势群体在当下对生存之道的优化选择。然而,现实又告诉人们:过于阴柔,则窒息生机,阻碍发展;过于刚强,则易折易摧,有害发展;只有调节阴阳,刚柔相济,强弱相依,相互转化,才是良好的生存之道。
吴卫东田兴国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阴柔弱势群体生存之道
理解的共识何以可能——解释学视域中的共识观探微被引量:4
2009年
共识是指多元主体形成的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它以差异为前提,是人们积极建构的结果,具有历史性、变化性、公共性、主体间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哲学史中的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批判解释学、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对如何形成共识都作出不同解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共识是主体间以理解为取向的精神交往活动,是理解之主体间性的整合形态,是意义的规范结构。
王文东
关键词:解释学交往实践
全球化的当代转型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多维影响
2006年
“全球生存问题”的凸显使得“生存”与“全球化”实现了哲学上的联姻;全球化经历了从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型,新全球化时代是当代人类的生存底板;全球化的当代转型对人类的生存主体、生存技能、生存方式、生存观、生存风险等产生多维影响,并且使得我国生存的社会结构也面临着多重置换,发生时空压缩和倒置的特殊情形。
王文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