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RZ2011)
作品数:
4
被引量:15
H指数:2
相关作者:
佟大伟
刘定华
胡朝军
张蜀澜
李永哲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吉林医药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细胞
3篇
狼疮
2篇
单个核细胞
2篇
外周
2篇
外周血
2篇
外周血单个核
2篇
外周血单个核...
2篇
系统性红斑
2篇
系统性红斑狼...
2篇
系统性红斑狼...
2篇
核细胞
2篇
红斑
2篇
红斑狼疮
2篇
红斑狼疮患者
1篇
亚群
1篇
炎症
1篇
炎症性
1篇
炎症性肠病
1篇
增殖
1篇
增殖分化
机构
3篇
北京协和医院
2篇
吉林医药学院
1篇
北华大学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4篇
李永哲
4篇
张蜀澜
4篇
胡朝军
4篇
刘定华
4篇
佟大伟
3篇
赵臣
1篇
夏薇
1篇
孙可歆
传媒
1篇
中国免疫学杂...
1篇
中华检验医学...
1篇
中华风湿病学...
1篇
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1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6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的意义
2008年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4例LN患者(均为活动期患者)、21例其他非LN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组PBMCs中TβRⅡmRNA的表达水平,LN患者中未使用与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患者分别为16例和28例。结果 LN患者PBMC中TβRⅡmRNA水平1.7±1.0显著低于非LN组4.0±3.1及健康对照组4.1±2.5(P〈0.01);LN患者中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TβRⅡmRNA的表达水平1.3±1.0低于用药组2.0±0.9(P〈0.05):LN患者PBMCs中的TβRⅡmRNA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标准(r=-0.309,P〈0.05)及抗双链DNA抗体(r=0.401,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补体C3呈显著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LN患者PBMCs中的TβRⅡmRNA表达水平降低,TβRⅡ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显著相关;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TβRⅡmRNA的表达,减轻炎症损害。
赵臣
李永哲
刘定华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赵阳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刘定华
李永哲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树突状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Ⅱ型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06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以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目前SLE的启动及疾病维持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生长调控因子,对细胞外间质基因表达、基质降解、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功能等具有明确作用。转化生长因子BU型受体(TβRⅡ)基因的缺失及变异可使TGF-β1的信号转导通路受阻,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或免疫失调。本研究测定TGF—β1与TpRⅡ在SLE不同疾病组中的变化,以评价其与SLE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SLE发病中作用,并为SLE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赵臣
李永哲
夏薇
刘定华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细胞增殖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B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不同病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的表达,来分析与IBD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IBD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测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缓解期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缓解期Foxp3 mRNA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及PBMC中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 mRNA表达下调,而恢复期其表达回升,且二者呈正相关,并与临床活动评分呈负相关,因此认为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孙可歆
李永哲
赵臣
刘定华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FOXP3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