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15)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朱诚吴立李兰王晓翠孙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蚌埠学院许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遗址
  • 3篇同位素
  • 2篇中坝遗址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RB/SR
  • 2篇MAMMAL
  • 2篇巢湖
  • 1篇地产
  • 1篇地貌
  • 1篇地热资源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地貌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文化
  • 1篇新石器文化遗...
  • 1篇新石器遗址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氧同位素组成
  • 1篇灾害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2篇蚌埠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许昌学院
  • 2篇四川省文物考...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池州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皖西学院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开放大学

作者

  • 9篇朱诚
  • 4篇吴立
  • 3篇孙伟
  • 3篇王晓翠
  • 3篇李兰
  • 2篇朱光耀
  • 2篇马春梅
  • 2篇欧阳杰
  • 2篇李中轩
  • 2篇章锦河
  • 2篇李枫
  • 1篇李世杰
  • 1篇李玉梅
  • 1篇史威
  • 1篇林留根
  • 1篇闫慧
  • 1篇黄润
  • 1篇黄蕴平
  • 1篇任黎秀
  • 1篇焦锋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
  • 2篇Scien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Fronti...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豫西地区的史前农业生产环境概况被引量:3
2013年
用寺河南、二里头、新砦等新石器晚期遗址的环境指标,讨论了豫西地区的史前(4.2~3.5 kaBP)农业生产环境.寺河南遗址地层孢粉组合指标显示,该区龙山文化晚期气候暖湿,除粟作农业外还有一定的稻作农业生产;进入二里头时期气候趋于干旱,旱作农业快速发展.新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C、N同位素数据表明,两个时期人们的食谱主要是C4类作物,畜牧业的进步表现在二里头时期肉食比例高于龙山时期.同时镰刀类工具代替斧铲类工具的事实表明,二里头晚期旱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
李中轩吴国玺
关键词:旱作农业
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性发掘的宝贵机会,通过对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丰都县玉溪遗址等典型遗址和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环境考古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利用年代学、沉积学、重矿物组分鉴定、锆石形态统计、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方法辨别考古遗址地层中古洪水沉积的方法;建立了该区地表孢粉-气候的转换函数,并将其用于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的研究,弄清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背景,并将自然沉积地层环境演变记录与典型考古遗址地层古洪水事件作了对比分析。遗址时空分布研究表明:长江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宋代677处遗址时空分布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遗址多沿江河分布,且在河流交汇处呈聚集状态,这与人类多选择河流1~2级阶地为生、河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有关。研究表明:中坝遗址能延续5000a的原因一方面与其盐业遗址的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其长期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有关。从该遗址T0202探方出土近20万件动物骨骼的分类统计证明了这一点。7.6kaBP以来,水位在吴淞高程147.024m以上的古洪水至少在玉溪遗址T0403探方中留下了16次沉积记录。神农架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及其148个孢粉样品和10个AMS14C测年数据表明,该泥炭地层为本项目提供了理想的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背景,尤其8.2kaBP前后的降温事件很明显,6.7~4.2kaBP为中全新世最适宜期,4.2kaBP前后由暖湿转为凉干,3.5~0.9kaBP季风降水整体较弱,0.9kaBP前后转为较凉湿。根据对中坝和玉溪两处遗址地层的研究,在8.2~6.7kaBP期间出现有10个古洪水层;在6.7~4.2kaBP全新世最适宜期遗址地层中出现有8个古洪水层;在3.5~0.9kaBP降水减少的时期,中坝遗址中仅出现2个洪水层(即西周时期的37-1和战国早期的第21层);在0.9kaBP以来降水较多的时期,中坝遗址中存在3个洪水层(即宋
朱诚马春梅李兰孙智彬郑朝贵白九江朱光耀黄润
关键词: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环境考古古洪水事件
江汉平原12.76 cal. 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经历了晚冰期由偏干转向偏湿波动、全新世开始湿度增强、全新世中期偏湿到湿润再至干湿波动,全新世晚期至现代偏湿到偏干的过程。磁化率波动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出现或转型相关。江汉平原环境干湿变化体现东亚季风环流影响,驱动机制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还受到东北、北、西三面环山而东南面向夏季风倾斜开放的地势影响。
李枫吴立朱诚孙伟王晓翠孟华平刘辉齐士峥龚琪岚朱光耀周凤琴李溯源欧阳杰
关键词:江汉平原RB/SR磁化率干湿变化
南京幕府山地区地质灾害与地热调查被引量:6
2011年
南京幕府山地区依山傍江,地处南京市规划战略发展中心位置,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早期采石等原因,地貌景观破碎,地质灾害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整个幕府山地区存在着较多的滑坡灾害隐患区。同时,近年来还发现该区蕴含较丰富的地热资源。调查表明,幕府山地区存在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废弃白云石矿坑的西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高地。
孙伟朱诚王晓翠马春梅李兰章锦河吴立
关键词:地热资源地质地貌地质灾害
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全新世沉积环境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主要通过对骆驼墩遗址地层样品的粒度和重砂矿物的鉴定、样品中锆石形态的对比研究,铷锶值的测定与分析,了解该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及其气候变化,探索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对骆驼墩遗址文化层下的自然淤积层的粒度分析和锆石形态研究发现该区域在人类出现之前可能经历过浅水泻湖环境;结合重矿物及铷锶研究发现,该区域在全新世早期降水量较大,气候较为湿热,之后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地层中文化层样品的重矿物鉴定及百分含量分析、ZTR稳定系数及Rb/Sr分析发现,全新世的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尤其在马家浜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和广富林文化时期气候经历过温湿与干凉的交替变化过程。同时良渚文化时期的中晚期稳定系数出现了该地层的最高值,说明当时气候较为湿热,降水量偏多,这与良渚文化的消失与洪水有关的结论相一致。
李兰朱诚林留根张广胜欧阳杰周慎明
关键词:粒度重矿物锆石形态RB/SR沉积环境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骨骼化石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丰富的AMS^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鹿、猪、牛骨骼化石的骨胶原C,N同位素进行分析,恢复中坝遗址过去哺乳动物的食性特征、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骨骼保存较好,骨胶原流失对C,N稳定同位素的成分没有影响.鹿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23.1‰和4.7‰,说明鹿生活在密闭的生境中,以树叶和灌木为食;牛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19.6‰和5.2‰,说明牛生活在开阔的生境中,以草本植物为食.C同位素分析显示鹿和牛都以C3植物为食物,表明鹿和牛生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但t检验显示鹿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的都要小,这表明鹿和牛的生境不一样;牛和鹿的δ^13,δ^1N值还存在部分重叠,说明草食性的牛和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猪骨胶原δ^13,δ^1N分别为–17.1‰和5.5‰,t检验显示猪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和鹿的都要大,表明猪的营养级比牛和鹿的要高.猪的δ^13值范围很大,说明当时已经有家养猪的贸易.t检验显示不同时期遗址地层草食性动物鹿骨胶原δ^13值之间不存在差异,鹿骨胶原δ^1N值之间也不存在差异.表明2200-4200aBP期间,中坝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是中坝遗址地层比较完整的原因.在该地区能代表鹿、猪、牛δ^13值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8,73,16,而能代表鹿、猪、牛δ^1N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4,5,6.
田晓四朱诚孙智彬水涛黄蕴平FLAD RowanK李玉梅
关键词:中坝遗址Δ^13C古生态
汉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遗址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2
2011年
用趋势面方法讨论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6.3~5.0 ka B.P.)、屈家岭文化(5.0~4.6 kaB.P.)和石家河文化(4.6~4.0 ka B.P.)遗址空间过程,发现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演化大致分两阶段:(1)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向上游扩散;(2)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址则以收缩为特征,主要集聚在丹江-枣阳-随州一线。结合本区中全新世气候和地貌变迁过程,认为汉江中下游遗址分布格局和遗址高程变化主要受古洪水和湖面扩张胁迫影响,遗址扩散与集聚过程特征和农业生产、文化融合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李中轩朱诚闫慧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新石器遗址
Diets, eco-environment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recorded in the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ammal tooth enamel from the Shunshanji site,Sihong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
2013年
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tooth enamel of mammals,including deer,wild pigs,buffaloes and domesticated pigs from the Shunshanji site,Sihong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were analyzed to reconstruct the mammals’ecoenvironments and diets,and to evaluat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study area.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buck samples revealed that the deer ate completely C3 plants and the environments they inhabited were relatively open and that wild pigs ate primarily C3 plants.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body sources of these two mammals were different,i.e.the deer and pigs lived in different niches within a relatively similar ecosystem.Modern domesticated pigs were isotopically more positive than the ancient wild pigs in carbon 13C values,suggesting the former ingested more C3 plants relative to the latter.Although the 18O data showed modern domesticated and ancient pigs had similar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s,their water sources were different.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patterns of premolar microsampl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buffaloe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s ingested by the ancient buffalo varied with seasonal shifts,but plants ingested by the modern buffalo were relatively constant.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modern buffalo was more open,warmer and drier than eco-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buffalo,which may be the result of the deforestation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Ancient and modern seasonal changes were clearly recorded in the isotopic patterns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mplitude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eco-environments were similar.
TIAN XiaoSiZHU ChengSHUI TaoHUANG YunPing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氧同位素组成
长江上游玉溪地层6567~6489aBP洪水频发事件的历史文献考证分析
2011年
为提高史前洪水研究的可信度,结合研究区现代洪水沉积特征的野外调查以及考古遗址高程与历史异常高水位的相关分析等,运用历史洪水资料考证的方法,对长江上游玉溪剖面约6 567~6 489aBP沉积的超过1.5m厚淤砂层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古洪水沉积现象的真实可靠性、发生规模、特征以及可能的驱动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玉溪约6 567~6 489aBP形成的古洪水层反映了长江上游中全新世在约78a的短暂时间里至少出现过5次以上的异常大洪水,所留下1.5m厚的洪水沉积物是可能的。研究区中全新世地层记录、历史文献记载所反映异常洪水的重现年数,与ENSO变化周期非常接近或基本吻合的特征,表明长江上游自中全新世以来其异常大洪水的频发现象,可能与ENSO变化周期有关。
史威朱诚焦锋李世杰
关键词:长江上游
Extraction of palaeochannel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the east of Chaohu Lake, China被引量:4
2012年
Palaeochannels 是 unconsolidated 沉积或在古老的、当前不活跃的河和流隧道系统里扔的巩固半的沉积岩石的存款。它从当前活跃的河隧道的 overbank 存款是不同的,包括定期不流动的短暂的水功课。我们介绍了一光谱从有特殊时间阶段的 SPOT-5 形象的基于特征的 palaeochannel 信息抽取模型,它被遥感机制的分析的优点造了并且光谱 palaeochannel 的特征,从空间分发与它的区别结合了并且光谱当前活跃的河隧道的特征,另外,随遥感判定的建立,在遥感的 palaeochannel 的特征想象。这个模型跟随监督分类的进程[箭头权利] 掩盖的农田和主要部件分析[箭头权利] 地下的 palaeochannel 信息抽取[箭头权利] 信息联合[箭头权利] palaeochannel 系统图象。在乔胡·莱克的东方的 Zhegao 河山谷作为一个学习区域被选择,并且 SPOT-5 形象被用作数据的来源。当这个方法成功地被使用了提取 palaeochannel 信息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它能为地区性的遥感考古学和 neotectonic 研究提供好参考。然而,这个方法的适用性需要作为空间特征在另外的区域进一步被测试并且光谱 palaeochannel 的反应可能是不同的[出版摘要]
Xinyuan WANGZhenya GUOLi WUCheng ZHUHui HE
关键词:古河道巢湖SPOT-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