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537010-1C)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潘英陈锋华罗福广苏以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管角螺
  • 2篇养殖
  • 2篇人工育苗
  • 1篇养殖前景
  • 1篇育苗
  • 1篇育苗试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受精
  • 1篇受精卵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全人工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人工育苗试验
  • 1篇核型
  • 1篇核型研究
  • 1篇繁殖
  • 1篇繁殖生物学

机构

  • 4篇广西大学
  • 3篇北海市水产技...

作者

  • 4篇潘英
  • 3篇陈锋华
  • 1篇罗福广
  • 1篇苏以鹏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管角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被引量:23
2008年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4—30℃的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管角螺受精卵经30d发育变态为稚螺,孵化率98%。幼螺适宜温度为23—35℃、盐度为13.0~39.0。饵料以双壳贝类为主。经过50d培育,共育出壳高8—32mm的幼螺11.81万个,成活率92%。幼螺经12个月培养,壳高约10cm。
潘英陈锋华庞有萍王强哲
关键词:管角螺生物学人工育苗养殖
大獭蛤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以担轮幼虫(trochophore)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活体预处理-低渗-固定-热滴制片-空气干燥-染色,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标本进行观察、计数、显微拍照,再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处理对大獭蛤(LutrariamaximaJonas)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大獭蛤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4,其核型公式为2n=20m+12sm+2st,NF=76,未发现有异型和具随体的染色体。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大獭蛤与蛤蜊科的其它种类之间的核型异同,为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潘英苏以鹏
关键词:MAXIMA染色体核型
管角螺全人工育苗试验被引量:25
2007年
潘英王强哲庞有萍陈锋华
关键词:管角螺人工育苗试验养殖前景腹足纲
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被引量:31
2008年
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及稚、幼螺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管角螺在广西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4—5月,水温24~28℃)。管角螺的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囊内进行,属直接发生型,出膜后即为稚螺,其繁育过程没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虫阶段。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个雌螺产卵2.1次,产卵囊20.4个,每个卵囊平均含有卵子2115粒,个体繁殖力4.3万粒。水温24~29℃时稚螺孵出时间为29~30d,孵化率98%。90d后发育为5.0cm的幼螺。
潘英庞有萍罗福广陈锋华王强哲
关键词:管角螺受精卵繁殖生物学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