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584)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海明崔金龙周景辉马明帅王安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单宁对桉木热水预水解的影响
- 2015年
- 以质量浓度为0,0.562,1.124,1.686,2.248和2.810g/L的单宁溶液作为预水解介质,在液比6∶1、温度190℃、保温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桉木进行预水解。通过对固相和液相中糖、木素以及其他物质和基团的变化,考察了单宁对桉木热水预水解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单宁会提升水解后桉木中糖类、乙酰基、木素等的得率,且随着单宁用量的增加,得率的提升程度变大。单宁有助于保护抽提出来的低聚糖的糖苷键,且随着用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增强。
- 毕佳捷李海明郭怀泽崔金龙
- 关键词:预水解乙酰基木素
- 离子色谱在造纸原料碳水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3年
-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造纸原料中常见的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含量的方法。造纸原料经过酸水解,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上机分析。结果表明,在以CarboPac-TM PA20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用2mmol/LNaOH溶液等梯度淋洗20rain,而后用NaAc(50~200mmol/L)和2retool/L NaOH溶液梯度淋洗10min,淋洗液体积流量为0.5mL/min的分离条件下,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分离情况最佳。标准混合糖6次进样,各单糖浓度的变异系数为0.73%~1.64%。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了桉木和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酸水解后产生的单糖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原料中最主要的单糖是葡萄糖,其次是木糖;在桉木中没有检测出果糖和半乳糖醛酸,在玉米秸秆中没有检测出果糖。并用测得的结果计算了这2种原料中综纤维素和聚戊糖的含量,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出的结果相当。
- 崔金龙李海明毕佳捷
- 关键词:离子色谱造纸原料单糖糖醛酸
- 桉木热水预水解液有机酸离子色谱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直接分析桉木热水预水解液中有机酸的方法,样品经简单处理后,就可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IonPacTM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 mm×4 mm),在2.0 mmol/L NaOH溶液等梯度淋洗15.0 min、淋洗液流速1.0 mL/min的条件下,用电导检测器可以测定桉木热水预水解液中的乙酸、甲酸和乙酰丙酸。乙酸、甲酸和乙酰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12.5μg/L、6.3μg/L、18.8μg/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9、0.9997、0.999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1%、0.82%、1.9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2%、103.00%、96.00%;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
- 崔金龙郭怀泽李海明周景辉韩颖毕佳捷王安
- 关键词:离子色谱桉木
- UPLC-PDA法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5-羟甲基糠醛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该方法检测过程中,样品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即可在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淋洗速度为0.2 mL/min的条件下对桉木预水解液中各组分进行先洗脱分离,然后采用PDA检测器于波长283.55 nm处定量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的5-HMF;其检出限为3.883μg/L,相关系数为0.9998,重现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2%,加标回收率为105.2%;该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检测快速和准确的特点,为更好地控制预水解条件、提高预水解液利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 齐云赓马明帅郭怀泽李海明
-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预水解桉木
- 桉木热水预水解固相中组分变化规律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热水预抽提工艺,研究了预水解过程中固相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桉木片为原料,固定液比1∶6,设定预水解温度150、160、170和180℃,分别保温0、30、60、90和120min后,考察固相得率、纤维素保留率、半纤维素抽出率、酸溶木素和酸不溶木素脱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预水解温度和时间的延长,固相得率和纤维素保留率呈下降趋势,半纤维素抽出率和木素(酸不溶木素和酸溶木素)脱除率呈上升趋势。保温时间为90min时,纤维素保留率上升,酸不溶木素脱除率下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 郭怀泽马明帅李海明
- 关键词:桉木预水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 桉木热水预水解液成分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 2018年
- 采用固定液比(5∶1),在不同预水解温度(150~190℃)和保温时间(0~120min)下对桉木进行热水预水解研究。利用离子色谱仪定量表征原料及预水解液中糖组分,并测定预水解液的pH、酸溶木素以及糠醛类物质质量分数。确定最佳预水解条件为:液比5∶1,预水解温度190℃,保温时间60min。研究揭示预水解过程中各组分变化规律,为桉木综合利用平台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 马明帅罗玉琼李海明
- 关键词:桉木半纤维素
- 桉木循环强化预水解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
- 2016年
- 以桉木为原料,将桉木经热水预水解后,将预水解液按不同比例循环回用于桉木的预水解,在桉木粉(8 g)与不同水解介质6∶1(m L∶g)的条件下,探讨了循环强化预水解过程中,主要的有机酸(乙酸、甲酸和乙酰丙酸)及总糖的生成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90℃,在不同保温时间下,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甲酸和乙酰丙酸浓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乙酸浓度则先增加,后期虽有波动,但是稳定在较高水平,而总糖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保温时间60 min,在不同预水解温度下,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有机酸和总糖质量浓度随着预水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上述两种效应研究中,循环比的增大均对循环强化预水解液中的有机酸质量浓度提升有正面效应。循环强化预水解工艺的水解过程自产酸得以富集,利于其资源化利用,而自产酸具有催化水解进程的功能。
- 郭怀泽马明帅李海明郭延柱周景辉崔金龙
- 关键词:桉木预水解有机酸
- UPLC-PDA法分析按木预水解过程中的糠醛被引量:1
- 2020年
- 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UPLC-PDA)分析桉木预水解液中糠醛的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的预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分析柱,在淋洗液为乙腈-水(体积比20∶80)、淋洗速度为0.2 mL/min情况下,分离预水解液中的糠醛,用AQUITY UPLC■ PDA eλ紫外检测器于波长275.55 nm处定量测定其含量。糠醛的检出限为13.475μg/L,相关系数为0.999 2,相对标准偏差为0.7%,加标回收率为94.5%。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适合复杂样品中糠醛的分析。利用此法对桉木热水预水解液中的糠醛进行测定,可准确掌握糠醛的生成规律,为更好地设计热水预水解条件提供了便利条件。
- 齐云赓马明帅郭怀泽李海明
- 关键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糠醛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