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H020)
- 作品数:83 被引量:947H指数:17
- 相关作者:杨慧石彤李洁牛建林刘爱玉更多>>
- 相关机构: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性别与生活方式——基于第三期(2010年)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用社会性别观念分析男女两性生活方式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在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性别分工和角色期待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男女平等依然是一个值得继续努力的艰难课题。
- 沈渝
- 关键词:社会性别男女平等城乡差别
- 新时期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6
- 2013年
-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女生开始对传统性别观念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并且更多地表达了对追求事业成功的向往。但是在高校女生群体内部,却存在学历越高,社会性别观念越趋保守的特点。就影响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的外部环境而言,中国父母的社会性别观念发展状况不均;部分传统及待发展地区依然存在着对女性能力的偏见和歧视;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女性人才培养和性别研究的积极意义,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女性的能力持有偏见;就业市场上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也影响了高校女生群体的自我定位和发展。
- 李洁
- 关键词: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社会环境
- 关于妇女社会地位认知与态度基本状况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8
- 2012年
- 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为基础,就被调查者对妇女社会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分进步与落后两个维度和共识与差异等4个象限进行立体透视,可以系统观察性别、城乡、教育、职业、年龄等因素对个体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与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对采取有针对性的解构系统性别文化、推动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丁娟李文
- 关键词:妇女社会地位
- 家庭结构视角下的城乡养老现状与需求分析
- 2014年
-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结构视角,分析当前城乡不同家庭结构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状况、家庭养老现状以及养老需求。研究表明: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单人户是城乡老年人口最主要的家庭类型;城市中单人户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最差,夫妇核心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较强,农村中单人户和夫妇核心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较强,三代直系家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最差;相比于农村,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弱化,城乡单人户和三代直系家庭养老状况好于夫妇核心家庭,农村养老仍是以"养儿防老"为主;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障、服务方面的养老需求最强,社会养老形式上存在城乡和家庭类型差异。
- 仇志娟杜昊
- 关键词:老年人口家庭结构养老需求
- 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教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仰宗教的现象较突出,信教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双低"和"双高"的特征。妇女信教时间主要集中于中年和晚年,超过一半以上的老年妇女信仰宗教是"半道出家",从而宗教参与表现出"需要时去"的现象。回归分析发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教受人口学类、健康类、社会保障类和经济类因素的影响。信仰宗教是民族地区老年妇女获取养老资源的选择,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让宗教资源更好地为民族地区老年妇女服务。
- 王武林
- 关键词: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宗教信仰
- 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被引量:35
- 2014年
- 文章利用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系统描述了1990~2010年两性时间利用的变动趋势、现状及特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女性的时间分配呈现“三短二长”的特点,即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工作时间短、学习时间短、闲暇时间短,而家务时间长、睡眠时间略长的特点。综合来看,她们的总劳动时间超过男性,劳动负担更重,尤其是城镇女性。二是婚姻对两性时间分配的作用相反:婚姻增加男性的工作时间,减少其家务时间,但降低女性的工作时间,婚姻增加其家务时间,表明婚后女性会牺牲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时间,来维持家庭运行和经营婚姻。三是较高的教育和收入有助于把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但她们过长的家务时间又阻碍了收入的提升。无酬劳动占用女性太多的时间,不利其社会劳动参与、学习和休闲,使她们具有更大的依赖性。故此,推进性别平等,必须同时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着手,需要倡导两性之间更为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时间分配模式,需要倡导家庭内部分工的互助性和分担性。
- 杨菊华
- 关键词:性别差异
- 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特别是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妇女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考虑妇女整体心理健康影响时,往往需要找出普遍性因素。在对吉林省女性心理健康基本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男性相对照的差异进行结构分析与阐释。研究表明,婚姻家庭、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满意度和城乡结构对男女两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婚姻家庭的影响大于男性;工作满意度对男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于女性;城市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 张凤荣姜雪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中国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城乡差异研究被引量:39
- 2014年
-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检验了各因素影响效力的城乡差异。性别角色意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女性性别观念在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延续复归传统的趋势;影响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差异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夫妻相对收入比、生育子女数、女性年收入、母亲受教育4个变量上。而城镇化、市民化以及义务教育持续普及与巩固有助于缩小城乡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
- 风笑天肖洁
- 关键词: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城乡差异
- 人力资本、家庭责任与行政干部地位获得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研究行政干部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的影响要素及作用于两性时的表现特征,可以发现:(1)行政干部地位晋升的基本趋势是重视高等学历,自1988年之后人力资本质量对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在相应行政等级阶梯上顺利晋升的女性有着至少与男性近似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2)以父母教育程度为表征的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对于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依然具有显著影响,对女性行政干部的影响尤大,但其影响程度已不如人力资本;(3)社会资本对于男性和女性行政干部的晋升均有显著正面影响,提醒我们仍应警惕干部地位晋升中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干扰等不正之风问题;(4)不论男女,家庭责任承担越多,越不利于其更高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而性别角色认知越趋向于现代,越利于更高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家庭责任对于女性干部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的影响甚于相应男性干部的影响。
- 刘爱玉佟新傅春晖
- 关键词:行政干部人力资本家庭责任
- 民族地区信教老年妇女社会保障问题
- 2015年
- 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仰宗教现象较为突出,有五分之一的老年妇女信仰宗教。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主要信仰佛教,而且都是正规宗教。民族地区信教老年妇女经济收入低,贫困问题突出,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给;信教老年妇女缺乏社会养老保障,患病率较高,看病贵问题突出。分析发现,宗教信仰没有阻碍老年妇女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反而成为民族地区老年妇女获得社会保障以化解老年风险的一个途径或选择。加大对民族地区老年妇女社会保障的力度与保障水平,提高老年妇女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助于缓解民族地区老年妇女信教热的趋势。
- 王武林
- 关键词: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宗教信仰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