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235)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萍彭程阮秋燕杨四海更多>>
- 相关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蝶形花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豆科植物中蝶形花科叶绿体基因组却表现出高度分化的特征。通过综述蝶形花科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多个基因/内含子丢失、倒置的发生对基因排列顺序变化的影响,不同物种间或同一物种中不同基因间进化速率的差异等特征,推测重复序列的存在可能是其出现高度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已测序的蝶形花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数量有限,叶绿体基因组高度分化的内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越来越多的蝶形花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以深入探讨叶绿体基因丢失的机制及影响;通过开发高变的叶绿体基因标记,可对蝶形花科进行近缘物种的系统学研究。
- 唐萍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高度分化近缘物种
- 禾本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的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为了探讨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变化与系统发生的关系,以烟草为参照,系统比较了禾本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的进化。结果发现:(1)大单拷贝序列上产生3个倒置;(2)3个基因accD、ycf1、ycf2退化;(3)clpP、rpoC1内含子序列丢失;(4)IR与SC的边界变化,大都发生于科的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层次性。结构变化的系统发生与叶绿体基因内含子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相一致。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化可以用于构建相关植物的系统发生。
- 唐萍阮秋燕彭程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
- 小麦和水稻叶绿体基因组进化中核苷酸替代的种属特异性被引量:3
- 2010年
- 以玉米叶绿体基因组为参照序列,采用三序列比较法系统分析了小麦和水稻分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替代的发生方式.结果表明,小麦中存在(A+T)/(G+C)替代偏差,水稻则无,该差异对小麦和水稻分化后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替代使小麦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降低、水稻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表现增加.无论在编码区、非编码区,还是不同功能基因区,小麦叶绿体基因组转换与颠换的比值都显著低于水稻.小麦和水稻叶绿体基因组进化中核苷酸替代呈现种属特异性.
- 唐萍彭程杨四海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颠换种属特异性
- 高粱·玉米核及细胞器基因核苷酸替代率与选择压力关系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选择压力与核苷酸替代率的关系。[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高粱、玉米中部分核基因、细胞器基因的同义替代率、非同义替代率以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一些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关功能基因在核与叶绿体中所受的纯化选择压力相近,在线粒体中则较低。高粱、玉米核同源基因间及核中不同功能基因间核苷酸替代的差异主要由非同义替代的差异造成。[结论]选择压力影响不同功能基因、不同物种的分子进化速率,而核与细胞器基因间进化速率的差异与选择压力间并无直接联系。
- 唐萍彭程
- 关键词: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