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0821004)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赵艳芳张永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中肋骨条藻
  • 2篇种群
  • 1篇东海原甲藻
  • 1篇絮凝
  • 1篇有害藻华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化合物
  • 1篇原甲藻
  • 1篇藻华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理
  • 1篇植物生理生态
  • 1篇植物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学
  • 1篇生态学
  • 1篇酸酶
  • 1篇普里兹湾海域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种群生态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俞志明
  • 2篇曹西华
  • 2篇宋秀贤
  • 1篇刘会莲
  • 1篇冀晓青
  • 1篇王洪亮
  • 1篇韩笑天
  • 1篇刘永芹
  • 1篇郑立
  • 1篇孙松
  • 1篇白洁
  • 1篇张永山
  • 1篇赵艳芳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磷源形态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09年
研究了磷酸二氢钠(NaH2PO4)、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6-磷酸葡萄糖(glucose 6-phosphate,G-6-P)和β-甘油磷酸钠(sodium-βglycerophosphate,G-P)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的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均既可利用无机磷酸盐又能利用有机磷化合物生长繁殖,且有机磷化合物的作用比无机磷酸盐的作用稍高.对于中肋骨条藻,8 d后的细胞密度分别为48×10^4(NaH2PO4)、73×10 4(ATP)、63×10^4(G-6-P)和54×10^4(G-P)cells/mL;对于东海原甲藻,10 d后4种磷源形态下的细胞密度分别为8.7×10^4、15.5×10^4、12.4×10^4和9.5×10^4cells/mL.2种藻在4种形态磷源下的磷酸酶活性在前3~4 d均呈下降趋势,而后变化不同.以NaH2PO4为磷源的处理组,2种藻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均呈现升高趋势;3种有机磷处理组比较,对于中肋骨条藻,ATP和G-6-P为磷源的处理组酶活性较低且AP活性无明显变化趋势,AcP活性在试验后期呈微弱的升高趋势,以G-P为磷源的处理组酶活性最高且有升高趋势,至第8 d时,以ATP、G-6-P和G-P为磷源处理组的AP活性分别为0.004×10^-5、0.014×10^-5和0.029×10^-5U/cell,AcP活性分别为0.006×10^-5、0.011×10^-5和0.018×10^-5U/cell,对于东海原甲藻,酶活性变化趋势与中肋骨条藻相同,至第10 d时,3种磷源处理组的AP和AcP活性顺序也为ATPSN
赵艳芳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酶
2002年1月份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的丰度和种群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2002年1月份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三条断面(68.5°E、70.5°E和73°E)用IKMT网采集的幼体后期南极磷虾(E.superba)的水平分布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南极磷虾主要位于64°S以南的海域,64°S以北磷虾数量很少。南极磷虾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8.85 ind.1 000 m-3和24.16 g.1 000 m-3,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的4个站位均位于深海区。调查海域内南极磷虾的体长范围在30—53 mm之间(N=1 758),平均体长为38.45±3.68 mm(SD)。南极磷虾的雌性比例接近1∶1,雌体占47.6%(次成体31.9%;成体5.7%),雄体占46.6%(次成体42.7%;成体3.9%),未成体占5.8%。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存在地域差异,调查海域西部未成体比例较高、雄体发育状态较低,而东部情况相反;70.5°E和73°E的站位磷虾种群结构存在纬度差异,高纬度区域磷虾体长较短,雌雄比例较高;低纬度区域体长较长,雌雄比例较低。
刘永芹孙松张永山刘会莲
关键词:南极磷虾丰度种群结构
不同黏土对中肋骨条藻的絮凝去除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比较了不同种类黏土对中肋骨条藻的絮凝去除效率,分析了黏土理化特征对絮凝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黏土的Zeta电位为36.1~15.9 mV,BET比表面积为0.31~60.76 m2/g,硅铝比为1.35~3.62。当黏土用量均为0.50 g/L时,不同黏土对中肋骨条藻的絮凝去除速度和去除效率有较大的不同,黏土G对中肋骨条藻的絮凝去除速度最慢,去除率最低,为13%;黏土C对中肋骨条藻的絮凝速度最快,去除率最高,为82%。在黏土用量为0.50 g/L时,利用线性关系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中肋骨条藻去除率与黏土理化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的去除率与黏土的理化参数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去除率与黏土的Zeta电位、比表面积正相关,而与黏土的硅铝比负相关;较高的Zeta电位和BET比表面积、较低的硅铝比有利于增加藻细胞的去除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黏土比表面积是主要影响因子,相关系数为0.907,黏土硅铝比对去除率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为0.618。
王洪亮曹西华宋秀贤俞志明
关键词:黏土有害藻华
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随着海洋微藻群落生态和种群生态研究的深入,微藻群落组成的演替及种间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现代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1-3]。微藻群落演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涉及的驱动因素比较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冀晓青韩笑天白洁郑立俞志明
关键词:化感物质化感作用植物生理生态学赤潮化学生态学种群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