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5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永红卢肖永丁岩芝王小连林彬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IT-SOF...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物燃料电...
  • 1篇阴极
  • 1篇阴极材料
  • 1篇燃料电池
  • 1篇热膨胀
  • 1篇中温固体氧化...
  • 1篇中温固体氧化...
  • 1篇固体氧化物
  • 1篇固体氧化物燃...
  • 1篇复合阴极
  • 1篇复合阴极材料
  • 1篇SM
  • 1篇C/S
  • 1篇CE
  • 1篇GDC

机构

  • 3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丁岩芝
  • 3篇卢肖永
  • 3篇陈永红
  • 2篇徐俊
  • 1篇林彬
  • 1篇王小连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复合连接材料LCC/SDC的制备及低温烧结研究
2009年
采用微波辅助配合物燃烧法分别制备了La0.8Ca0.2CrO3-δ(LCC)与Sm0.2Ce0.8O2-δ(SDC)两种原料,并按设定比例将两种粉体混合以制备复合连接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粉体和烧结体的物相进行分析,用Archimedes排水法测量体积密度并计算烧结品的相对密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烧结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四端探针法测量电导率,用热膨胀仪测定烧结陶瓷体的热膨胀系数(TEC)。结果显示,LCC/SDC为两相,其一是LCC的钙钛矿型结构,另一种是SDC的面心立方结构;1200℃烧结5h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94.6%;电导率到达39.3S.cm-1;平均TEC为11.4×10-6K-1,预示着LCC/SDC是一种良好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复合连接材料。
卢肖永丁岩芝徐俊陈永红
关键词:IT-SOFC
SGDC/La0.7Ca0.3CrO3复合连接材料的性能研究
采用络合燃烧法分别制备了LaCaCrO(LCC)与SmGdCeO(SGDC)两种原料,并按不同比例将两种粉体混合以制备复合连接材料LCC/SGDC。利用XRD和SEM对烧结体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LCC和...
卢肖永丁岩芝徐俊陈永红
关键词:IT-SOFC热膨胀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mBaCo_2O_(5+δ)–Sm_(0.2)Ce_(0.8)O_(1.9)复合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自蔓延燃烧法分别合成了双钙钛矿结构的SmBaCo2O5+δ(SBCO)阴极粉体和萤石型Sm0.2Ce0.8O1.9(SDC)电解质粉体,按3:2的质量比混合上述粉体研磨后得到复合阴极。利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化学相容性,直流四端子法测量电导率,热膨胀仪测量热膨胀系数;构建阳极支撑型单电池(Ni-SDC|SDC|SBCO-SDC)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池的断面微结构,交流阻抗谱记录界面极化。结果表明:SBCO与SDC在1 000℃无相互作用;450~800℃,复合阴极的电导率在369~234 S/cm之间;SDC的加入降低了复合阴极的热膨胀系数;单电池具有理想的微观结构,阳极|电解质|阴极各界面彼此接触良好,650℃时极化电阻仅为0.031.cm2;以H2为燃料气(含体积分数3%水蒸气),空气为氧化剂,650℃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7 V,输出功率最大值为640 mW/cm2。预示着SBCO-SDC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有潜力的阴极材料。
王小连丁岩芝林彬卢肖永陈永红
关键词:复合阴极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