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Z200910005009)

作品数:18 被引量:258H指数:10
相关作者:陶连金李积栋李文博张波王文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地铁
  • 6篇隧道
  • 5篇地震
  • 5篇密贴
  • 5篇车站
  • 5篇沉降
  • 4篇地铁车站
  • 4篇盾构
  • 3篇地下结构
  • 3篇振动
  • 3篇振动台
  • 2篇地表沉降
  • 2篇地震反应
  • 2篇盾构隧道
  • 2篇振动台试验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台试
  • 2篇土压力
  • 2篇位移法
  • 2篇抗震

机构

  • 19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北京城建设计...
  • 3篇北京市轨道交...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建筑工程...
  • 1篇北京城建勘测...

作者

  • 17篇陶连金
  • 6篇李积栋
  • 5篇李文博
  • 4篇张波
  • 4篇王文沛
  • 3篇魏云杰
  • 3篇安军海
  • 3篇黄俊
  • 2篇许有俊
  • 2篇汪国峰
  • 2篇边金
  • 2篇王枫
  • 2篇刘春晓
  • 2篇高玉春
  • 2篇蔡东明
  • 2篇彭坤
  • 1篇周明科
  • 1篇郭飞
  • 1篇李晓霖
  • 1篇郝志宏

传媒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铁道建筑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贴下穿既有线的暗挖地铁车站群顶顶托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公主坟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公主坟站进行系统研究,完善整合既有的前评估、结构体系优化、工法研究、过程控制、监控量测、后评估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建平顶直墙大断面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关键技术研究体系及结构设计施工指南,保证类似地下密贴穿越工程的安全、经济、高效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汪国锋陶连金李积栋
关键词:地铁顶托沉降
超近距离双孔并行盾构施工的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47
2009年
以北京地铁一盾构近接工程为背景,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反馈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新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已建盾构隧道纵向和横向变位、附加弯矩及轴力的影响分布变化规律,发现近邻隧道盾构施工对已建隧道的影响存在一种纵向效应,表现为应力的"提前到达"和变形的"滞后发展",对于国内近接施工中首次采用的钢支撑预加固措施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钢支撑特别是横向钢支撑的预加固对于改善已建隧道受力状态效果十分明显,为双孔并行盾构近接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陶连金孙斌李晓霖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并行隧道数值模拟
地铁交叉结构近场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探究地铁交叉结构地震响应规律,以常见的双隧道下穿单层车站结构为背景进行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试验模型箱采用柔性箱,结构为微粒混凝土浇筑,并按实例工程配筋率用镀锌钢丝网进行配筋,考虑上下结构密贴、上下结构存在夹层土及单体车站三种工况进行水平方向加载,通过对交叉工况与单体车站结构应变、侧墙土压力及加速度反应分析对比,底部隧道结构的存在对传来的地震波具有吸收作用,使上部车站的地震响应减弱,减幅随夹层土体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黄俊张波
关键词:地震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
可液化场地下盾构扩挖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振动台试验被引量:22
2017年
开展近远场水平地震动作用下可液化地层中盾构扩挖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模型地基土层的侧向变形、孔压比、加速度、宏观现象和动土压力以及结构的加速度、应变等物理量。研究结果表明,可液化模型地基在激振时经历先震密而后上浮的物理过程,震后有明显的喷砂冒水现象;地基土层侧向发生的是剪切型变形,其左摆与右摆过程中的峰值位移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小震时,模型地基中的加速度放大系数从下部到表层逐渐增大,中震及大震时,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地震波沿模型地基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高频滤波、低频放大的现象;可液化地基的孔压在地震作用下经历"急增长、慢消散"的变化过程;地下结构的存在对其周围地基孔隙水压力的增长(砂土液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动土压力明显增大,地下结构上、下方的土压力差值是结构发生液化上浮的内因,结构本身在强震过程中逐渐从弹性状态向弹塑性转化;液化场地条件下的结构侧方动土压力有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可液化场地条件下盾构扩挖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是:中柱率先发生剪压破坏,而后是隧道开口部位与拱肩破坏,随后是侧墙与顶板的连接部位受拉破坏,最终形成机构而发生倒塌。
安军海陶连金王焕杰李积栋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石膏模型
新建大跨度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线车站结构变形分析
北京地铁新建10号线二期公主坟站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地铁车站,要求既有站底板结构沉降量不超过3mm,在此背景下,首次提出并采用了平顶直墙CRD+多重预顶撑的新工法。文章通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新建大跨度地铁车站密贴下穿...
李积栋陶连金安军海汪国峰郝志宏
关键词:沉降控制
文献传递
大跨度Y形柱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大跨度Y形柱地铁车站结构,与现有的地铁车站结构完全不同,其空间高大宽敞,环境舒适.为研究该新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北京地铁6号线新华大街站为工程背景,使用FLAC^(3D)软件建立土与地下结构三维有限差分动力模型,模拟其在新华大街人工波作用下的响应过程,重点分析了车站Y形柱和侧墙的加速度、位移、应变的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体现出了相似的规律性;Y形柱加速度最大位置出现于柱顶端稍下位置,并非于柱顶端;Y形柱分叉位置处应变出现突变,此点相对于柱底的位移最大,且变化率较大,是抗震设计中需要加强的部位;Y形柱加速度、位移变化都会大于侧墙.上述研究成果对提高该类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及抗震设计水平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与指导.
陶连金刘春晓边金吴秉林李积栋许有俊
关键词: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地震反应
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对典型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以台湾集集地震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TCU051-EW、TCU052-EW、TCU054-EW、TCU068-EW、TCU068-NS、TCU082-EW作为输入,使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北京市拱形断面结构形式的单层三跨典型地铁车站进行了水平向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引起的两种不同形式地震动对典型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虽然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与滑冲效应的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设置相同,但由滑冲效应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相对水平位移差、峰值加速度及地震应力明显大于由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相对水平位移差、加速度及地震应力,滑冲效应地震动较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对地下结构的破坏更具危害性;输入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近断层地震动时,拱形中跨顶板中部、边跨拱形顶板中部及中柱上端的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均大于结构底板及中柱下端、底板中心等部位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即破裂向前方向效应地震动对结构上端的加速度反应特性具有放大作用,而输入滑冲效应近断层地震动时,结构上端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却均小于结构下端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即滑冲效应地震动对结构上端的加速度反应特性具有减小作用,意味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造成结构上端动力响应较大,而滑冲效应地震动会使得结构底部动力响应较大。
陶连金王文沛张波王骑虎魏云杰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动力响应
松散软岩巷道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模拟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松散软岩巷道的开挖与支护问题一直是理论与工程难题,围岩破坏机理则是围岩变形控制的关键。结合具体工程,针对一种典型的松散软岩,根据其地质条件和物理力学特性,采用颗粒离散元软件对软岩中巷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文章还再现了软岩从开挖到破坏的整个力学演变过程,以及围岩在一定范围内从裂隙产生到贯通的整个渐进式破坏过程,详细分析了围岩各个关键部位的应力特征,得到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图。在等围压的情况下,岩体还表现出较好的成拱效应,能够较好地自稳,得到巷道围岩成拱示意图。分析结果与巷道弹塑解能很好地吻合。以上结果表明,颗粒离散元对类似的岩土工程力学过程和机制的分析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陶连金蒯本秋张波
关键词:颗粒离散元
CRD+顶撑控制技术在密贴下穿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研究目的: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力发展,新建线路穿越既有线路的工程实例越来越多,然而传统的下穿施工工艺难以控制既有结构沉降量且造价较高,本文结合北京地铁新建10号线公主坟站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公主坟站工程实例,研究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既有结构沉降量且造价适中的下穿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方案支持。研究结论:(1)掌子面应力释放、开挖时基底的扰动、开挖高度大、初支结构封闭时间长以及千斤顶不能及时加顶均会影响既有站底板结构沉降量,其中掌子面应力释放是引起既有站沉降的主要原因;(2)施工过程中通过增加临时立柱和千斤顶、型钢钢架基底处理、超细水泥浆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多台千斤顶同时加力顶升等措施可以控制既有结构沉降量,其中千斤顶加力顶升可以是有效地控制最主要贡献力量。(3)CRD+顶撑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既有1号线车站沉降量,使其满足3 mm沉降指标。
陶连金李积栋汪国峰
关键词:沉降量
隧道密贴下穿地铁车站结构变形数值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以北京某双矩形区间隧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为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 3D对暗挖隧道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并对暗挖隧道周围采取预注浆加固既有车站下方土体和在暗挖隧道与既有车站间设置千斤顶,分级施加顶力工法进行了比较。得到预注浆工法下既有车站最大沉降量为6.97 mm,而千斤顶工法下既有车站最大沉降量只有2.36 mm,千斤顶工法为优先考虑的工法。最后给出了千斤顶工法下既有车站轨道结构典型的双峰形态沉降槽,从而为密贴穿越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沈小辉魏云杰陶连金李文博许有俊
关键词:地铁车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