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10022)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蒋平张志巧孟立永温新荣更多>>
- 相关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生活世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被引量:1
- 2012年
-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生活世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世界决定了人的初始存在形态和发展前提;反过来,人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构建新的生活世界;两者在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辩证统一。
- 蒋平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辩证关系
- 论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2014年
- 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基本方式,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对话,它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又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与目标追求。
- 蒋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对话的品格及其培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对话是教育与被教育相结合并达到完美结合的途径。教育对话的开展依赖于教育主体的对话品格,即爱、谦逊、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思想素质和心理条件,这要求加强培养教育主体的以上对话品格。
- 蒋平
- 关键词:教育主体教育对话
- 建立积极教学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建构与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积极教学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的关系形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的实现形式是对话,教学交往与教学对话是建立积极教学关系的媒介;教师与学生以情境交融、心灵相通与生命相许的方式进行教学交往与教学对话,建立起积极的关系,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 蒋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共同体
- 反思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 2012年
- 哲学解释学认为,反思是人类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辩证运动过程。哲学解释学的反思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合理借鉴哲学解释学反思理论,积极建构反思性教学模式,以提高其实效性。
- 蒋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解释学反思性教学模式
-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2012年
-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 蒋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建构与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的实践场所,是由处于各种"位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构建的客观历史关系网络。其建构和优化的基础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新定位,应从抽象的人转向生成的人;其建构和优化的关键是理顺两种关系,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的主体间性关系和反思性关系。
- 蒋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间
- 论对话的内涵、特征及原则——基于几种经典对话理论的解读被引量:6
- 2014年
- 对话既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更是人的交往方式和存在方式;是一种关联"我"与"你"之心灵、情感、人生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活动,集主体间性、阐释性、反思性于一体。对话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及生成性原则。
- 蒋平
- 哲学解释学方法探析——对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的解读被引量:3
- 2011年
- 哲学解释学根植于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传统,深含历史主义和辩证法意识,其所具有的理论品质蕴涵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哲学解释学方法可以归纳为艺术经验法、前见间距法、视阈融合法、自我理解法、解释循环法、对话交流法。
- 蒋平
-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刍议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蒋平温新荣孟立永
-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