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4)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文彦赵秉强李娟田昌玉林治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东营市技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小麦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类型
  • 1篇氮利用
  • 1篇氮量
  • 1篇氮效率
  • 1篇冬小麦品质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同播
  • 1篇子粒
  • 1篇子粒品质
  • 1篇小麦品质
  • 1篇播量
  • 1篇播期
  • 1篇播期播量
  • 1篇不同播期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营市技师学...

作者

  • 2篇赵秉强
  • 2篇孙文彦
  • 1篇林治安
  • 1篇田昌玉
  • 1篇尹红娟
  • 1篇宁东峰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配合播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探寻协调产量和品质以及水氮利用的适宜播期及播量,在足墒播种+拔节期灌水75mm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播期配合相应播量,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种(D—10)和15日(D.15)播种的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都显著高于20日(D-20)和25日(D-25)播种;D-20、D-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生产效率显著低于D-10、D—15处理。但是以适期晚播D-20处理的籽粒品质综合指标最优,过晚播种,尤其是早播不利于优良籽粒品质的形成。综合而言,以10月15日至20日作为当地常规年份节水小麦的适宜播期为宜,参考播量为225-262.5kg/hm^2。
孙文彦宁东峰李志杰尹红娟林治安赵秉强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播量
氮肥类型和用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在连续4年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试验基础上,设置不同冬小麦品种研究氮肥类型(无机肥氮、有机肥氮以及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配施)和用量(N 0、45、90、120、180和240 kg/hm2)对冬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穗型品种石麦15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的子粒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石麦15的产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比潍麦8高12.62%、5.09%、5.85%、25.35%,而粗蛋白、湿面筋和吸水率则比潍麦8显著低11.03%、15.51%、5.49%。子粒产量、粗蛋白、湿面筋和沉降值及形成时间与植株吸氮量极显著正相关,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与植株吸氮量的相关性较差。单施无机氮180 kg/hm2(0/180处理)和240 kg/hm2(0/240处理)及有机无机氮配施240 kg/hm2(120/120处理)植株吸氮量最高且三者差异不显著,而单施有机氮240 kg/hm2(240/0处理)植株吸氮量显著低于0/180、0/240和120/120处理。施氮量小于240 kg/hm2时等氮量比较,单施无机氮吸氮量大于有机无机配施,单施有机氮最小;且施氮量越低,不同施氮类型间吸氮量差异越小。两品种均在单施无机氮180和2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且各项品质指标最优,有机无机氮配施120/120处理对比等量无机氮单施0/240处理产量不降低且品质指标不下降,单施有机氮240/0处理产量和子粒品质都较0/240和120/120处理差;施氮量低于240 kg/hm2时,单施无机氮处理的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优于有机无机配施,有机无机配施又优于单施有机氮,这与有机肥供氮不足有关。
孙文彦赵秉强田昌玉李娟林治安So H B
关键词:氮肥类型施氮量冬小麦子粒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