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521)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晓力许娜曹睿周璇肖雅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遗传学
  • 3篇伊马替尼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原位杂交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髓系
  • 3篇肿瘤
  • 3篇细胞遗传
  • 3篇细胞遗传学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急性
  • 3篇骨髓
  • 2篇蛋白
  • 2篇遗传学异常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晓力
  • 8篇许娜
  • 5篇曹睿
  • 4篇周璇
  • 4篇肖雅娟
  • 3篇廖立斌
  • 3篇卢绮思
  • 3篇左媛
  • 3篇徐丹
  • 2篇杜庆锋
  • 2篇刘启发
  • 2篇肖小珍
  • 2篇高冠论
  • 2篇魏永强
  • 2篇黄继贤
  • 2篇丁莉
  • 2篇高冠伦
  • 1篇冯晓勤
  • 1篇孟凡义
  • 1篇孙竞

传媒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化的预包被式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提高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测效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对预包被式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优化在检测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意义。方法 141例初诊为ALL或AML/MDS的患者骨髓标本,行预优化的包被式多探针FISH流程检测(在原始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调整细胞密度、蛋白酶消化步骤),其中35例行常规流程检测,对比优化前后对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测成功率与阳性位点检出率。结果对多探针FISH实验流程进行优化后,ALL的检测成功率由85.3%提高到100%,阳性位点检出率由5.1%提高到8.6%;AML/MDS的检测成功率由67.4%提高到99.8%,阳性位点检出率由3.5%提高到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常规预包被式多探针FISH系统检测流程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测效率,增强了该技术的临床实用性。
曹睿宋兰林吴福群廖立斌左媛刘晓力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异常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诊治的初发AML患者75例(AML组)及同期诊治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髓细胞中E-cad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比较AML组与对照组、AML组不同FAB分型间、AML合并髓外浸润组与无髓外浸润组、难治性AML组与非难治性AML组E-cad、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AML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003(0.007)与0.091(0.109)〕,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对照组〔0.026(0.311)与0.004(0.011);均P=0.000〕;AML组不同FAB分型间E-cad、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cad mRNA表达水平与乳酸脱氢酶水平呈负相关(rs=-0.123,P=0.000),与患者年龄、初发时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原幼稚细胞比例均无线性相关(P>0.05);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幼稚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550,P=0.000;rs=0.699,P=0.000)。AML合并髓外浸润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无髓外浸润组〔0.001(0.001)与0.004(0.006),P<0.05〕;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无髓外浸润组〔0.140(0.152)与0.098(0.099),P<0.05〕。难治性AML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非难治性AML组〔0.002(0.002)与0.015(0.016),P<0.05〕,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非难治性AML组〔0.120(0.130)与0.045(0.045),P<0.05〕。结论 AML患者骨髓细胞中E-cad基因表达降低,而β-catenin基因表达升高;可能是白血病细胞E-cad表达缺失引起了β-catenin在细胞内聚集,进而导致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侵袭性增加。
许娜周旋肖小珍卢绮思肖雅娟高冠伦周红升徐丹刘晓力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Β-连环蛋白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类型与伊马替尼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70例伊马替尼耐药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ABL激酶区,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并与同源序列对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32例(45.7%)检测出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突变患者分别为16、6、10例,共检测出11种突变类型,分别为T315I、E255K、C475Y、Y253H、G321W、G250E、F317L、E258K、F359V、E459K、F311I.Sokal评分中高危和Ph+染色体伴复杂核型改变是点突变重要的危险因素,点突变与无点突变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1%对84.2%,P=0.985),但两组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对68.4%,P=0.034).对于点突变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或联合化疗有更高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率(P=0.001).结论 CML ABL激酶区点突变患者较无突变患者有较差的疗效及预后,及时检测CML慢性期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有助于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及改善预后,对于疾病进展期点突变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相对较好的疗效.
高冠论许娜阴常欣周璇肖雅娟李玲廖立斌曹睿徐丹孟凡义刘晓力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伊马替尼
p16基因缺失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对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G显带核型分析和问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对73例儿童和56例成人B—ALL患者进行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I-FISH检测发现儿童组患者中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杂合性缺失和无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24.7%(18例)、6.8%(5例)、68.5%(50例),成人组患者分别为14.3%(8例)、8.9%(5例)、76.8%(43例);儿童组与成人组p16基因缺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分别对两组患者中p16基因缺失与无缺失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外周血WB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髓外浸润发生率、第1次化疗完全缓解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2例儿童和成人患者初治时无p16基因缺失,复发时检测结果显示p16基因缺失。儿童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45.3%和79.8%(P=0.006),成人组分别为7.7%和22.6%(P=0.002);儿童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33.5%和58.1%(P:0.008),成人组分别为0和10.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标危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OS率分别为46.8%和89.3%(P=0.015),EFS率分别为40.9%和82.1%(P=0.007);儿童高危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0s率分别为41.7%和67.4%(P=0.193),EFS率分别为25.0%和25.6%(P=0.305);成人标危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OS率分别为20.0%和46.9%(P=0.092),EFS率分别为0和25.0%(P=0.062);成人高危组p16基因缺失者与无缺失者0s率分别为0和12.4%(P〈0.01),EFS率分别为0和4.8%(P〈0.001)。结论p16基因缺失的儿童和成人B
肖小珍许娜张进芳曹睿黄园鹭肖雅娟高冠伦周璇魏永强冯晓勤陈琪刘晓力
关键词:P16基因缺失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成人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八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细胞遗传学异常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八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两种方法在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细胞遗传学异常方面的差异。方法:分析39例ALL儿童行染色体核型与八探针间期FISH的结果。结果:39例ALL儿童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阳性率为33.33%,八探针FISH系统检测基因异常阳性率为87.18%,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探针FISH系统检测ALL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阳性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阳性检出率,且方便快捷;八探针FISH系统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能明显提高了儿童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测的效率。
左媛赵岩杜庆锋许娜曹睿刘晓力
关键词: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异常
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2002年2月至2012年12月198例CML慢性期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生存及疾病进展和不良反应情况。其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组115例,初始剂量400mg/d,此后依据血象及疗效调整剂量,所有患者每1~3个月复查骨髓细胞学及遗传学1次,以此判断血液学反应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移植组共83例,移植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常规采用甲氨蝶呤加环孢素A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部分联合应用麦考酚酸酯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后常规检测植活证据、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伊马替尼组86例患者中59例(68.6%)在12个月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而移植组移植后12个月70例患者中67例(95.7%)获得CCyR。伊马替尼组与移植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8%(17/115)、12.3%(10/81)。移植组GVHD发生率及感染率较高,而伊马替尼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可耐受。患者伊马替尼组10年累计生存率高于移植组(93.9%比77.1%,P=0.015);10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两组分别为86.1%、88.0%(P=0.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Sokal评分中、高危患者的累计生存率,伊马替尼组均高于移植组(96.4%比68.0%,P=0.049;92.6%比57.1%,P=0.017),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9.3%比88.0%,P=0.942;70.4%比85.7%,P=0.405);低危患者总生存率与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年龄≥30岁的患者,伊马替尼组累计生存率高于移植组(94.7%比73.5%,P=0.009),而两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2%、94�
高冠论许娜周璇肖雅娟丁莉卢绮思魏永强张钰徐丹孙竞刘启发刘晓力
关键词:伊马替尼
八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成人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差异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应用八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患者与儿童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差异。方法对125例ALL患者(成人86例、儿童39例)全部行八探针FISH(MYC、P16、E2A、TEL/AML1、BCR/ABL、MLL、IGH、多倍体的DNA探针)检测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八探针FISH检测结果显示,成人ALL患者与儿童ALL患者的TEL/AML1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与多倍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成人ALL患者与儿童ALL患者的(t9;22)易位、多倍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ALL患者与儿童ALL患者融合基因表达各有侧重,不同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其预后密切相关。FISH多探针诊断系统检测ALL患者常见遗传学异常省时、准确、高效,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形成很好的互补。
左媛杜庆锋李荣许娜曹睿廖立斌许露露张晋芳黄彬涛骆许静肖晓珍刘晓力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异常克隆及演化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关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理机制的研究发现,潜在的体细胞基因改变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有助于MPN的发生,影响MPN的疾病表型、进展及转化.这些异常克隆主要包括: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相关的JAK2、CALR、MPL、CBL、LNK、SOCS等分子异常;表观遗传学修饰相关的TET2、ASXL1、IDH1/2、DNMT3A、EZH2基因突变等.文章介绍了MPN患者体细胞异常克隆及其克隆演化.
许娜丁莉刘晓力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克隆演化
35例治疗相关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染色体核型分析对35例治疗相关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和分型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35例患者中,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 )20例,治疗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4例,治疗相关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治疗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 8例,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 )2例。第一肿瘤至治疗相关恶性血液肿瘤的中位发病间隔期为29(16-9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1-60)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17.1%。在25例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中,40.0%(10/25)合并复杂核型,36.0%(9/25)合并MLL断裂基因重排,12.0% (3/25)合并AML-ETO融合基因阳性,1例合并NPM1点突变,1例合并P16基因缺失。结论治疗相关血液肿瘤患者的预后差。
卢绮思许娜周璇蔡耿喜李琳李玉玲陆紫媛黄继贤刘启发刘晓力
关键词:肿瘤继发原发性血液肿瘤疾病特征预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协同伊马替尼克服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的研究
研究背景: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增殖性肿瘤,以表达具有持续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伊马替尼(IM)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明显改善了大部分CML...
何柏林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西达本胺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杀伤作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