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A01)

作品数:14 被引量:249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国华欧阳志云胡婵娟郑华徐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土壤微生物
  • 4篇微生物
  • 4篇黄土丘陵
  • 3篇土壤微生物生...
  • 3篇坡面
  • 3篇丘陵
  • 3篇丘陵沟壑区
  • 3篇微生物生物量
  • 3篇物量
  • 3篇黄土丘陵沟壑...
  • 3篇沟壑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量碳
  • 2篇土壤微生物生...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北京市科学技...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21世纪...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刘国华
  • 7篇欧阳志云
  • 5篇胡婵娟
  • 4篇徐卫华
  • 4篇郑华
  • 3篇张宏锋
  • 3篇吴雅琼
  • 2篇陈杰
  • 2篇靳甜甜
  • 2篇吴钢
  • 2篇张巧显
  • 2篇刘昕
  • 2篇陈利顶
  • 2篇宋志远
  • 2篇柯兵
  • 2篇傅伯杰
  • 1篇李智琦
  • 1篇郭雷
  • 1篇肖燚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Agricu...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玛纳斯河泥沙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河流泥沙对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泥沙淤积直接造成水库和湖泊容积损失,河道河床抬高,间接影响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效益的正常发挥。分析了玛纳斯河1960-2005年40余年不同季节河流泥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河流泥沙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泥沙年内分布具有极大的集中性,93%的输沙量都集中在夏季3个月。玛纳斯河各个季节的泥沙输移量表现为递增的趋势。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侵蚀发生区侵蚀模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802.78t/(km2.a)上升到21世纪初期的2056.82t/(km2.a),比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156%。侵蚀等级由20世纪60年代的微度上升到21世纪初期的轻度。山区日益扩张的放牧活动以及森林采伐行为,是河流泥沙输沙量增加的驱动因素。输沙量的增加对河流电站和下游平原水库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加强流域管理,严格限制超载,禁止采伐天然林,对山地水源地进行养护,是控制河流泥沙的重要举措。
张宏锋欧阳志云郑华
关键词:年际变化
颍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与承载力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颍河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分析了颍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颍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流域整体负载指数为19.24,约一半县市的负载指数大于20,今后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较小;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4.51亿m3,可引用流域外水资源潜力约23.69亿m3,以水资源的最大可利用总量计算,2008年颍河流域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约为2 732.88万人,低于常驻人口数量,超载幅度为10.88%;预测2020年水资源承载人口规模为3 590.87万人,高于预期人口11.62%。由于颍河流域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考虑水质、供水保证率、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实际承载力可能远小于计算值。研究结果对颍河流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水治污、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1,表2,参18。
陈杰欧阳志云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6
2011年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退耕后2种典型植被类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和撂荒草地夏、秋和春3个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碳、土壤温度和水分及空气温湿度)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主控因子。结果表明,2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刺槐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夏季和春季高于秋季,而撂荒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秋季最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变化趋势不同,2种类型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变化受有机碳、空气及土壤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胡婵娟刘国华陈利顶吴雅琼
关键词:黄绵土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34
2009年
根据1976、1989、2000和2005年遥感影像以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象站的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1976—2005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76—2005年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草地、居民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森林、湿地、沙漠、冰雪面积的缩减;从景观水平上看,研究区斑块个数、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指数均有所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小;从类型水平上看,该区各景观组分的异质性指数及其变化过程均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研究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湿地面积萎缩的负效应以及流域蒸发量减小和空气湿度增加的正效应.1976—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面积由415.7km2降至297.4km2,降幅达28%;蒸发量的年均降幅为0.91mm;空气相对湿度的年均增幅为0.037%.
张宏锋欧阳志云郑华徐卫华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生态效应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9
2010年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区域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探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对策对于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萎缩、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演变规律,并根据其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张巧显柯兵刘昕刘国华吴钢
关键词:生态环境演变生态退化可持续发展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Western China被引量:7
2010年
Natural condition in We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poor and regional economy level is low.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population growth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ordinat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ing ecological security to discuss the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trend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analyzing documents and relative research,the changes of ma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region,such as degradation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shrinkage of wetland,desertification,water and soil erosion,etc. were synthetically discussed. Then,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张巧显柯兵刘昕刘国华吴钢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25
2009年
冰川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为流域发展提供着巨大的服务功能。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冰川退缩将导致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从1964年至2006年冰川面积变化,并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流域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急剧下降。流域冰川面积从1964年557.1km2退缩到2006年的464.1km2,面积减少了16.7%。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从1964年的1228.5×108元下降到2006年的960.1×108元。冰川退缩改变了流域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导致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在未来的流域发展规划中,应高度重视冰川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
张宏锋欧阳志云郑华肖燚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冰川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被引量:13
2010年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流域划分为3个脆弱生态区1、3个脆弱生态亚区和43个脆弱生态地区,一级分区即伏牛山-淮阳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区、黄淮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区和山东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区。脆弱生态分区为确定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恢复的重点和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杰欧阳志云郑华徐卫华
关键词:脆弱生态区生态敏感性生态环境问题区划淮河流域
公平规范与自然资源保护——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实验被引量:3
2009年
以家庭承包管护模式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这一成功无法用理性的经济行为动机来解释,而公平性社会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验证这一理论推断,在当地组织了一次性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藉此了解公平性社会规范对当地人行为决策的实际影响情况。高度一致而显著偏离理性预期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地人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对于社会规范的普遍认同,其中96.9%的出价者在实验中给出了公平或超公平出价,表现出对公平的强烈偏好;而回应者较低的最低接受出价(17%±2.6%)又表明他们不愿对不公平出价者采取激烈的惩罚手段。当地人对家庭间合作的依赖和对公平声誉的看重可以解释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实验结果,也证明基于声望的合作进化在小规模社会是现实可行的,而惩罚并非维持公平规范的必要因素。这一结果揭示了卧龙的天然林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证明了利用公平性社会规范实现社区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积极合作参与的可行性,从而支持了理论假说。这一实践经验对于经费不足的自然资源保护项目来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宋志远欧阳志云李智琦刘静徐卫华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天然林保护
公平规范与自然资源保护——基于进化博弈的理论模型被引量:5
2009年
传统理论认为社区对公共自然资源的管理必然导致"公共地悲剧"。但新近研究证明个人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并遵循公平互惠等"非理性"原则,进而指出社群有可能自发实现对公共资源有效的合作保护。基于这一思路,综合运用进化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数学模型模拟了社区居民参与对自然资源的家庭承包管护的策略演化动态,并分析公平规范在该过程中能够发挥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在经济补偿相对管护所需劳动成本较为有限的情况下,"理性"的参与者无法长期维持高水平的保护合作;相比之下,如果公平规范对当地居民有较强的约束力,则可以实现更高的保护合作水平,其最终均衡由群体中对公平有较高要求的参与者比例决定。这一结果从理论上预测了利用公平规范推动社区参与自然资源保护合作并提高生态补偿效率的可行性。
宋志远欧阳志云徐卫华
关键词:公共地悲剧进化博弈论生态补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