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GQY0034)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刘仲娟叶菁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嗅觉
  • 1篇嗅觉受体神经...
  • 1篇嗅觉障碍
  • 1篇嗅黏膜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抗体
  • 1篇荧光抗体技术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元
  • 1篇受体
  • 1篇黏膜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技术
  • 1篇胶质
  • 1篇鼻窦
  • 1篇鼻窦炎

机构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1篇叶菁
  • 1篇刘仲娟

传媒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鼠急性鼻一鼻窦炎致嗅觉障碍模型嗅黏膜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鼻一鼻窦炎致嗅觉障碍模型中嗅黏膜微结构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索鼻一鼻窦炎对嗅觉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使用肺炎链球菌建立大鼠急性鼻一鼻窦炎动物模型,运用嗅觉功能行为学(食物小球埋藏法)检测实验模型的嗅觉功能,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该数据进行DunnettT3检验。分别于接种细菌后第1(A组)、2(B组)、3(C组)、4周(D组)各处死20只实验组大鼠;对照组(E组)大鼠未接种细菌且均于第1周处死。取包含鼻顶部嗅黏膜的鼻腔鼻窦黏膜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嗅黏膜中成熟嗅感觉神经元和嗅鞘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嗅觉功能行为学检测实验结果显示,A、B、C、D组大鼠找到食物小球的时间[分别为(402.9±9.3)、(453.7±7.3)、(351.9±8.9)、(278.7±8.1)S]均较对照组[(178.3±6.6)s]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实验组嗅黏膜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成熟嗅感觉神经元数量减少及黏膜上皮层变薄倾向,尤以造模后第2周最为严重,至第4周时最轻。实验组大鼠嗅黏膜固有层嗅鞘细胞在出现短时间的减少后,自第2周起先于嗅感觉神经元出现数量增加。至第4周,固有层的嗅鞘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所有实验组动物嗅上皮均有少量嗅鞘细胞生长。结论发生急性鼻一鼻窦炎时,嗅黏膜中成熟嗅感觉神经元和嗅鞘细胞均出现数量减少。但嗅鞘细胞先于嗅感觉神经元增多,并且嗅上皮亦出现少量嗅鞘细胞生长。
何建平刘仲娟叶菁
关键词:鼻窦炎嗅觉障碍嗅黏膜嗅觉受体神经元神经胶质荧光抗体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