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SJD880045)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秋萝吴涛于馥颖赵爱芹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女大学生情商培养与女性成功被引量:2
- 2008年
- 新时期对大学女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女大学生的性别弱点凸显了必须加强情商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在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贯穿情商培养,有利于提高其情商指数和综合素质,使之不断成长为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现代女性.
- 罗秋萝
- 关键词:女大学生情商
- 现代性视阈下的高职女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问题分析
- 2009年
- 作为公民社会与公民伦理所蕴涵和期待的现代性精神气质的具体承载,公民意识的形成不仅直接关涉公民社会精神气质能否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内在的人格支持而具有价值依托,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精神动力与发展路向。当代高职女大学生所面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现实境遇与中国传统伦理及其人格范型的双重制约,决定了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高职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需要以主体意识、权责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着力点,通过富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教育来完成。
- 赵爱芹
- 关键词:公民意识公民教育高职女大学生
- 双性化人格与高职女生独立人格培育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分析高职女生依附性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从高职女生双性化人格培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女生独立人格教育,加强女生择业、创业指导以及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塑造女生的独立人格.
- 于馥颖
- 关键词:高职女生双性化人格
- 高职女大学生公民教育问题的现实性研究
- 2011年
- 公民社会是论证现代社会合法性的根据,合格公民的培育是公民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体必须通过公民教育的涵育成为现代公民。当代高职女生所面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现实境遇与传统伦理性别角色模式的双重制约,决定了权责意识、公共意识、独立意识、协商意识成为高职院校女生公民教育体系的实践建构必须确立与彰显的四种价值追求,需要以求真的理论研究、务实的平台建设以及长效的机制建设作为选择路径。
- 罗秋萝
-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教育高职女大学生
- 高职院校女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6
- 2007年
- 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可以树立女生的性别观念,改变其心中性别刻板印象和自我性别偏见,培养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有关两性平等的知识和技能,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全新视角。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女性教育的现状和女大学生素质状况,在高职院校开设女性学系列课程,更显得十分必要、重要和紧迫。
- 吴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性教育
- 女性与审美素质
- 2011年
- 美学教育是审美素质的教育,对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有着特殊的作用.针对当前部分女性存在的审美误区,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从加强人文修养、注重美学教育及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等方面提出了女性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
- 罗秋萝
- 关键词:女性审美素质人文修养美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