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10075)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建英王棋罗承选胡耀忠许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空军勤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伦理
  • 2篇道德
  • 2篇易传
  • 2篇私德
  • 2篇教育
  • 2篇课堂
  • 2篇公德
  • 2篇《易传》
  • 1篇大学课堂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伦理
  • 1篇道德主体
  • 1篇德教
  • 1篇德性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思想
  • 1篇行动研究法
  • 1篇修身
  • 1篇学说
  • 1篇优化课堂

机构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空军勤务学院

作者

  • 5篇张建英
  • 4篇王棋
  • 2篇罗承选
  • 2篇胡耀忠
  • 2篇许洁

传媒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传统中国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论析被引量:4
2014年
传统中国的道德建设模式采用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家庭美德不仅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还是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的原型和母体。这种道德模式是由两千多年家族宗法制下的社会结构以及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家庭美德丧失一统天下的地位,回归了家庭。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逐步崩解,私德与公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
关键词:家庭美德私德传统社会天人合一
试论《易传》的德育思想及现代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易传》强化德育的传播力与教育功能离不开其由象而德的哲学思维以及一套取象方法。《易传》通过卦象对物象的象征与关联,论证生命的道德本性与社会律则的统一性,它把德性德育与规范德育、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性的关系问题置于天人合德的天人哲学运思境域,把德性德育、理性德育提升到道德信念的高度。《易传》把德育方法、路径与原理统一起来,论证了"天人合德"的德育依据和"继善成性"的德育自信,"元亨利贞"的品德提升和"自昭明德"的德育着力点,"易知简能"的德育要求与法象天地、直观易卦的德育旨意,"崇德广业"的圣人人格追求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生命境界,形成其基本德育理论。学习《易传》"法象天地"的德育学经验对于现代道德教育如何提升道德体验、道德实践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王棋
关键词:《易传》德育德性道德主体卦象
论《易传》“生”学说的伦理意蕴及现代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在生命的二重性世界里,人与宇宙感通的大生命指向终极之道,引导个体生命不断自我反思与提升。实现生命的完整性、生态的人文性、生生的超越性等,离不开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生态伦理原则与社会道德原则的有机统一。从《易传》"生"的学说我们认识到,建设生态伦理的同时,加强社会道德伦理的建设,提高社会道德伦理的认同度,肯定与向往有理想、有境界追求的生活态度。以缓解生命的单一性与完整性、生态的自然性与人文性介于形而上形而下之间的紧张度,从生命观、生态观易学哲学深层根源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
王棋
关键词:易传生态伦理社会道德伦理
大学课堂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
2015年
大学课堂克服大班制形式条件不利因素,重视大学课堂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它是消解师生二元对立、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为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有利条件。重视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体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在要求。
王棋
关键词:大学课堂公共话语空间
当前中国社会公德:问题与重建被引量:4
2015年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公德缺失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忧虑。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在传统因素中,既有传统社会家本位宗法制下重私德轻公德所导致的公德资源匮乏,又有计划经济时代公德建设过分倾力于先进性、崇高性,而对公德的广泛性、层次性着力不足的影响;在现实因素中,则主要是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等。当前,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运用人性化的现代公共交往制度塑造人的公德,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公德教育和个人修身训练,是提升公德素养的必要途径。
张建英罗承选
关键词:公共交往社会公德制度伦理公德教育修身
我国道德建设中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变迁
2015年
对公德与私德的关系研究将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道德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内在关联。经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的道德建设,有的由以家庭道德为代表的私德主导,有的由以大公无私为核心的公德主导,只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在社会交往越来越深刻地分化为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时,才真正开启公德与私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新时期。
张建英胡耀忠
关键词:公德私德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坚持教育、经济、效率的基本原则,协调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的关系给教师以重要的方法论启示。运用行动研究法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其直观性的优势,不能忽略对学生理性思维方法的培养。
王棋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个别教学集体教学行动研究法
以“商谈伦理”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以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为研究对象
2013年
当代哲学大师哈贝马斯提出以"商谈伦理"实现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罗尔斯则认为公平正义才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倘若抛却两位大师的理论纷争,以一种融合的视阈来重新审视商谈伦理和公平的正义,重构多元社会的政治认同——商谈伦理为公平的正义奠定并给与了持续的合法性,而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则为商谈伦理设置了效力边界,注入实质的价值内核,为防止多数的暴政限定高压线,二者便形成了一种理论的耦合,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提供了规范的依据,并能有效地回应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困境。
许洁张建英
关键词:商谈伦理公平正义
论爱国主义的自由主义建构被引量:1
2013年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政治建构的基本内核,主张个人权利优先于共同体的善,似乎与强调整体利益的爱国主义有着天然的鸿沟。然而,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来理解,国家,作为理性的建构之物,无论是古典契约论还是现代宪法学,其正当性基础都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因此,并没有独立于公民利益的国家利益。国家作为一种"带剑的契约",无非是集结了个人的权利的反馈型权力载体。因此,爱国就体现为爱人,国家作为一种体现正义制度的公器,自然可以赢得其公民合乎理性的忠诚乃至献身。
许洁张建英
关键词:自由主义契约论爱国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