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455)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家广袁文商卫林侯树勋王新伟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压迫及非压迫因素在实验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压迫及非压迫因素在实验性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自体脊椎关节突修剪后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压迫组);取大鼠自体尾椎椎间盘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5神经根表面(非压迫组);同时设立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压迫组与非压迫组大鼠后足底均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降低;与压迫组相比,非压迫组大鼠术后1天就开始出现了疼痛阈值降低(P<0.05),明显早于压迫组大鼠,并且疼痛阈值降低更加显著;而压迫组大鼠术后1周时才出现明显的疼痛阈值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疼痛阈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尽管压迫和非压迫因素都参与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的发生,但二者作用的时间不同,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非压迫因素可能在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后压迫因素可能逐渐成为致痛的主因。
- 唐家广袁文侯树勋吴闻文商卫林
- 关键词:神经根性疼痛椎间盘突出痛觉过敏机械压迫
- 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吲哚美辛对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建立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然后硬膜外置管,采用早期预防性给药及晚期治疗性给药方法,观察吲哚美辛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可以完全抑制大鼠2周内双侧后足底机械性痛阈的降低;而当术后3周机械性痛阈降到最低时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COX在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硬膜外应用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可以有效地缓解早期疼痛的发生;当椎间盘突出到一定阶段,压迫因素成为致痛的主因,这时硬膜外再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 唐家广袁文陈会生王新伟陈华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吲哚美辛环氧合酶
- 一个新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模拟临床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形式,建立一个新的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c-fos蛋白的表达,并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械痛觉敏感性的升高,3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新建立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在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过程相似,并且此模型能够产生一个长时程的机械痛觉过敏,因此这一模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的机制。
- 唐家广袁文王新伟侯树勋商卫林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