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YY024)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史兴松谷小娟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网
  • 2篇社会网络
  • 2篇社会文化
  • 2篇权势关系
  • 2篇文化
  • 2篇留学
  • 2篇留学生
  • 2篇国际留学生
  • 2篇汉语
  • 2篇汉语水平
  • 2篇高校
  • 2篇北京高校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社会化
  • 1篇文化交际
  • 1篇跨文化
  • 1篇跨文化交际
  • 1篇交际

机构

  • 3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3篇史兴松
  • 2篇谷小娟

传媒

  • 1篇中国外语
  • 1篇中国社会语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社会文化身份认知与汉语水平的动态互构——26名北京高校国际留学生研究报告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多数研究为汉语作为母语的本体论研究,而作为二语/外语的语言比较、心理、认知、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6个月对26位在京留学生的密切观察和...
谷小娟史兴松
关键词:权势关系社会网络
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理论初探被引量:18
2009年
本文首先探讨第二语言社会化理论的基本理念,然后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在解析学习者二语社会化的原因及阶段性特征方面仍存在不足。作者认为应该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成果与语言社会化理论有机结合构成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理论。该理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二语社会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扩展和丰富两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填补将这两种跨学科领域有机结合的理论空白。
史兴松
关键词:语言社会化跨文化交际
社会文化身份认知与汉语水平的动态互构——26名北京高校国际留学生研究报告
2016年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多数研究为汉语作为母语的本体论研究,而作为二语/外语的语言比较、心理、认知、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6个月对26位在京留学生的密切观察和系列访谈,探究留学生的社会身份与汉语水平的互构关系,旨在丰富汉语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本文提出“权势—身份—汉语学习”的动态研究模式,分别从目标设定、社会网络、学习投入、权势关系、主体身份五个维度对留学生的访谈进行分析,考察不均衡的社会权势关系如何通过主体性与主体身份互相构筑,并如何外化为不同的学习表现。
谷小娟史兴松
关键词:权势关系社会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