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2010ZDKG-6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改生牛娜李建超赵新亮孙瑞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2篇不育
  • 1篇单倍体
  • 1篇新型化学杂交...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绒毡层
  • 1篇授粉
  • 1篇细胞质
  • 1篇细胞质效应
  • 1篇细胞质雄性不...
  • 1篇细胞质雄性不...
  • 1篇化学杂交剂
  • 1篇恢复度
  • 1篇胞质效应
  • 1篇胞质雄性不育
  • 1篇胞质雄性不育...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牛娜
  • 2篇张改生
  • 1篇李红霞
  • 1篇赵卓军
  • 1篇张鹏飞
  • 1篇王军卫
  • 1篇宋瑜龙
  • 1篇马守才
  • 1篇孙瑞
  • 1篇赵新亮
  • 1篇李建超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性能及其杂种优势和细胞质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更好地揭示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的恢复性能、杂种优势和细胞质效应,以推动三系杂交小麦的生产应用,以4类19种异质粘类小麦CMS为母本,与系列恢复系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248个互为同核异质、同质异核、异质异核的杂种F1,对粘类小麦CMS的恢复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粘类CMS恢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恢复系、不育系核型、不育系胞质类型,三因素对恢复度的影响表现为:恢复系>不育系核型>不育系胞质类型;(2)粘类CMS与系列恢复系的杂种F1穗长、分蘖均值分别为其亲本的1.129倍和1.273倍,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株高为亲本的0.997倍,具有一定的负向优势;(3)对粘类小麦CMS产生单倍体的影响表现为:不育系核型>不育系胞质类型>恢复系,单倍体产生程度与不育系核型和不育系胞质类型相关,单倍体产生频率只和不育系核型直接相关,单倍体产生频率与单倍体产生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利用特定不育系核型可有效避免产生单倍体。
李建超张改生孙瑞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度杂种优势细胞质效应单倍体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被引量:4
2014年
为拓展小麦化控两系途径的药剂种类,降低化学杂交剂(CHA)成本,利用西农1376检验15种化学药剂、4个浓度、3个施用时期(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的诱导不育效果,并对花药败育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诱导小麦花粉败育效果差异较大,Feekes 7.5和9.5时期,15种药剂各浓度处理诱导植株营养生长发育异常或花粉败育不明显;Feekes 8.5时期,T6-CHA药剂0.24 kg hm–2诱导雄性不育率为93.33%,植株表型及雌蕊发育正常,对其饱和授粉,能获得杂交种子,且饱和授粉结实率较高。石蜡切片观察该处理诱导雄性不育花药的绒毡层细胞降解过程异常,自单核早期绒毡层细胞核明显降解,单核中后期花粉内核也开始降解,直至三核期,绒毡层细胞及花粉内核及营养物质基本消失,仅剩少量花粉壁残留,最终导致花粉败育。因此认为,T6-CHA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异常降解直接相关。
宋瑜龙张鹏飞张改生赵卓军牛娜赵新亮王军卫
关键词:小麦化学杂交剂不育率绒毡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