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66)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明辉王喜明马大燕于建芳李超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核磁
  • 3篇核磁共振
  • 3篇磁共振
  • 2篇木材
  • 2篇核磁共振研究
  • 1篇杨木
  • 1篇时域
  • 1篇树脂
  • 1篇脲醛
  • 1篇脲醛树脂
  • 1篇酯化
  • 1篇吸着
  • 1篇氯化
  • 1篇氯化锌
  • 1篇木材含水率
  • 1篇解吸
  • 1篇含水率
  • 1篇改性
  • 1篇NMR
  • 1篇尺寸

机构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4篇张明辉
  • 2篇王喜明
  • 1篇李超
  • 1篇周云洁
  • 1篇王相君
  • 1篇李新宇
  • 1篇于建芳
  • 1篇马大燕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木材工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研究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吸附机理被引量:13
2011年
核磁共振方法以质子(H)为探针,为研究木材与水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文通过研究杨木在32℃恒温、相对湿度为98%恒湿环境下杨木吸着过程中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的变化,进而来分析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特性.探测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迁移行为,为解释木材与水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从微观层面揭示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吸附机理,其水分吸附机理同样适用于食品等领域.实验结果证实核磁共振是揭示木材与水分的复杂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马大燕王喜明张明辉
关键词:吸着T2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研究脲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TD-NMR),测试加入氯化锌(ZnCl2)固化剂时,脲醛树脂(UF)的固化过程,旨为胶黏剂固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简单操作TD-NMR,可以快速地得到UF树脂固化过程的弛豫时间分布谱图;在100~120℃范围内,ZnCl2水解生成盐酸,UF树脂分子间发生缩聚反应;当温度高于140℃时,固化反应基本结束。
邵朱伟张明辉周云洁李新宇
关键词:脲醛树脂氯化锌
利用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测定木材含水率被引量:10
2012年
为定量测定木材含水率,以水分子中的质子为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胡桃木、红橡木和水曲柳解吸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进行分析,发现木材的含水率与核磁共振的FID信号量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含水率与核磁共振FID信号的标准曲线实现木材含水率的核磁共振定量测量。同时,可以根据绝干木材的核磁共振FID信号量比较不同材种基本密度的大小。
李超张明辉于建芳
关键词:核磁共振含水率解吸
4种改性杨木的尺寸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酯化改性处理,解决杨木尺寸稳定性的问题。本文采用马来酸酐、月桂酸、硬脂酸和两步法等4种酯化改性方式对杨木边材进行处理。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和与水的表面润湿性均显著降低,抗胀缩率除月桂酸处理材外其余均达到40%以上,4种改性材的吸水膨胀率相当,而马来酸酐处理材的增重率较其他3种方式低。总之,4种酯化方式均达到改性目的,两步法效果最佳。
王相君王喜明张明辉
关键词:杨木酯化尺寸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