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SH003)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萍李素艳杨东援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公共设施
  • 1篇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张萍
  • 1篇李素艳
  • 1篇杨东援

传媒

  • 1篇规划师
  • 1篇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属性和出行行为——基于嘉定江桥金鹤新城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研究上海中心城以外大型居住社区的实际居住人群及其出行需求特征是提供公共设施配套和交通服务的依据。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以随机抽样调查为主,辅以居委会访谈。老年人、本地就业者和外地来沪就业者三类人群构成了金鹤新城的实际主体居住人群。出行目的方面,除了上班、上学的日常通勤出行外,采购生活必需品出行也占相当大比例。出行方向,由区外出行和区内出行构成,区外出行具有往中心城的向心性,区内出行主要是往附近嘉定江桥镇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和轨道。单程出行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出行占总样本相当大比例,出行时间成为居民满意度较低的指标。总体来看,该社区具有低区域机动性、低个人机动性、低可达性的特征。
张萍杨东援
上海郊区大型社区居民使用公共设施的出行行为及规划对策被引量:16
2013年
上海郊区大型社区规划建设量大面广,体现出上海人口和居住空间郊区化的过程。研究以目前入住率较高的嘉定江桥金鹤新城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针对居民在菜市场、大卖场、医院、银行和邮局5类公共设施的维持生活出行特征,分析离退休人员、本地就业者和外地来沪务工者的出行频率、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出行时间满意度特征。研究建议在大型社区初始建设阶段,在资金等约束条件下,公共设施及公共交通配套应优先保障居民的维持性生活出行;提出基于生活圈的大型社区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
张萍李素艳黄国洋闫倩倩
关键词:公共设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