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1154)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缪蔚冰江志红郑山陈少明彭接权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18F-FDG肿瘤显像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心肌放射性摄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心肌放射性摄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行^18F—FDG肿瘤显像患者70例,按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显像前一天晚餐为正常饮食,实验组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所有患者检查当天空腹,并在注射^18F—FDG前抽血检测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及酮体水平。行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目测分析心肌FDG摄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0分,不显影;1分,摄取低于肝脏;2分,摄取与肝脏相当;3分,摄取高于肝脏;4分,显著摄取。计算心肌与肝脏放射性摄取比值(H/L)。采用两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实验组心肌^18F—FDG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H/L分别为0.94±0.57和1.5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5)。实验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水平[(0.671±0.229)mmol/L、(0.88±0.60)mmol/L]较对照组[(0.547±0.207)mmol/L、(0.57±0.32)mmol/L]显著升高(t=2.38和2.67,均P〈0.05);2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5.28±1.06)mmol/L、(35.16±33.70)pmol/L和(5.19±0.78)mmol/L、(41.64±35.13)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和-0.79,均P〉0.05)。心肌摄取^18F-FDG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水平均呈负相关(r=-0.40和-0.33,均P〈0.01),但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02和0.13,均P〉0.05)。结论^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降低心肌对^18F—FDG的摄取,从而减少其对周围病灶检出的干扰。
- 缪蔚冰陈少明郑山吴晶彭接权江志红
- 关键词:心肌脱氧葡萄糖
- 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饮食对大鼠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饮食对大鼠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个饮食组:低碳水化合物(LC)组、中碳水化合物(IC)组和高碳水化合物(HC)组,每个饮食组又分为一餐、二餐、三天、五天、七天等不同喂养时间组(5只/喂养时间/饮食组)。经尾椎静脉注射18F-FDG后1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和肝脏组织,以γ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定其单位质量的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每克脑组织与肝脏放射性计数(脑/肝)比值。结果:LC组脑/肝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饮食组(F=15.417,P<0.01);IC组和H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经一餐、二餐喂养,大鼠脑/肝比值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三天、五天的喂养时间,脑/肝比值逐渐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一餐和二餐组(P<0.05)。IC组和HC组,经过不同喂养时间,大鼠脑/肝比值均无明显变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74和0.405,均P>0.05)。结论:一餐乃至一天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不大;持续3天以上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才可以提高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 缪蔚冰张建媛季泽强黄超
- 关键词:18F-F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