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8042)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陆祖康石岩王立强汪洁郑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荧光
  • 4篇新生血管
  • 4篇脉络膜
  • 4篇激光
  • 3篇生物芯片
  • 3篇视网膜
  • 3篇瞳孔
  • 3篇瞳孔温热疗法
  • 3篇热疗
  • 3篇热疗法
  • 3篇网膜
  • 3篇温热疗法
  • 3篇疗法
  • 3篇脉络膜新生血...
  • 3篇毛细管
  • 3篇毛细管电泳
  • 3篇经瞳孔温热疗...
  • 3篇DNA测序
  • 3篇测序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美国纽约大学

作者

  • 13篇陆祖康
  • 9篇石岩
  • 8篇王立强
  • 7篇郑华
  • 7篇汪洁
  • 7篇王玲
  • 6篇倪旭翔
  • 5篇张士胜
  • 4篇朱彩红
  • 3篇张琼
  • 3篇徐国雄
  • 3篇黄震
  • 2篇王康孙
  • 2篇孙悦
  • 2篇干蔚瑾
  • 2篇周颖明
  • 1篇董凌燕
  • 1篇李晨
  • 1篇张登科
  • 1篇王晶

传媒

  • 3篇眼科研究
  • 3篇光子学报
  • 3篇光学仪器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光电工程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Journa...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络膜新生血管经TTT治疗前后微视野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应用微视野检查技术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12例13只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CNV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和高度近视患眼,在接受TTT治疗前后分别行微视野检查。结果TTT治疗前,6眼有相对暗点,7眼有绝对暗点。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6眼TTT前检出相对暗点的患眼中,治疗后视力提高者4眼,1眼视力下降,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6眼中5眼TTT治疗后激光照射处视网膜的光敏度提高,1眼降低。所有被检出有绝对暗点的患眼治疗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视网膜的光敏度不变。结论微视野检查能客观评估TTT治疗CNV的疗效。
董凌燕王玲王康孙朱彩红干蔚瑾
关键词:经瞳孔温热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微视野
多通道DNA测序仪的新型设计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大多数商品化的DNA测序仪的信号检测系统是基于CCD或PMT。基于CCD的系统需要对CCD进行制冷,其造价相对较高且灵敏度相对较低;基于PMT的系统使用机械扫描来实现多通道检测,其工作稳定性相对较低且工作的机械噪音大。本文提出了新型的DNA测序仪,它采用PMT共焦荧光系统,通过f-θ透镜和光学扫描来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在此新系统中采用标准双链DNA样品:pBR322/HaeIII(使用TO染料)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实验,测得系统的检测限可达:1.1841×10-11mol/L。新型DNA测序仪的工作机械噪声相比基于机械扫描的系统要低得多,且工作稳定性和灵敏度也很高。此系统可应用于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毛细管阵列和多通道微芯片的电泳检测。
郑华王立强石岩汪洁陆祖康
关键词:多通道光学扫描荧光共焦DNA测序
DNA分析仪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设计了DNA分析仪,采用激光诱导荧光对样品的毛细管电泳结果进行检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分析表明:荧光的探测灵敏度取决于入射到光探测器(PMT或CCD)上的荧光强度及光探测器自身的探测能力.结合设计参量,计算得到DNA分析仪针对染料TO(thiazole orange)作为荧光标记的探测灵敏度为0.127fluor/μm3个荧光分子.和实验结果相比,双链DNA样品pGEM-3Zf(+)/Hae Ⅲ Markers加TO进行毛细管电泳实验,得到实际的探测灵敏度为0.1454fluor/μm3荧光分子.研究表明:提高探测灵敏度的措施是制备性能良好的毛细管涂层和合理使用筛分介质,合理增大激光功率、尽可能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提高光电倍增管的探测下限.
汪洁王立强石岩郑华陆祖康
关键词:灵敏度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
悬浮阵列及CCD凝结成像检测方法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了一种能对悬浮式生物芯片进行快速、准确、高灵敏度分析的测试技术,该技术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凝结成像技术检测悬浮式生物芯片中的分子反应信息.采用液流喷射技术建立平稳、均匀的二维流场.并行喷流悬浮式生物芯片溶液通过测试区域并采用CCD成像技术分析液流中的荧光信息,提高测试速度.研究用数字全息技术分析悬浮式生物芯片中微球探针的位置分布及尺寸分布,判别微球探针是否黏连,提高测试准确度.
徐国雄黄震倪旭翔陆祖康
关键词:数字全息术
线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毛细管电泳的迁移特性被引量:8
2008年
使用线性聚丙烯酰胺作为筛分介质,对片段长度为80~584bp的标准DNA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信号,荧光染料为溴化乙啶。改变电场强度100~375V/cm,得到的迁移率曲线与电场强度和DNA片段长度成复杂的函数关系,已有的经典理论模型:Ogston模型、Reptation无拉伸模型和Reptation拉伸模型都不能正确地描述实验观察到的迁移率随电场强度和DNA片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因此,提出一种修正的Ogston筛分理论,假定迁移的DNA分子在电场强度方向延展拉伸,如同小分子穿过凝胶筛孔。在该修正模型中,DNA的迁移率仅依赖于电场强度、筛分介质浓度和片段长度,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汪洁王立强石岩郑华陆祖康
关键词:电场强度
兔视网膜脉络膜经瞳孔温热疗法生物学效应初探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灰兔视网膜脉络膜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半导体激光器对8只灰兔视网膜进行照射,光斑直径1.2mm,曝光时间1min,激光功率分别为150,200,250,300mW,分别于激光后1h及1mo行光、电镜观察。结果:150mW激光照射时,仅使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轻度变化;200mW时除RPE变化外,脉络膜细胞变性,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淤滞、变形;随能量加大(250mW),RPE受损加重,外层视网膜也同时受累,晚期视细胞层及外颗粒层消失;当激光能量达到300mW时,全层视网膜均受到损伤,并可引起脉络膜出血,甚至出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论:TTT对正常灰兔视网膜脉络膜的效应与激光能量成正比,RPE及邻近脉络膜是TTT的主要作用部位。
张士胜朱彩红张琼周颖明王玲王康孙
关键词:经瞳孔温热疗法生物学效应视网膜脉络膜经瞳孔温热疗法生物学效应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激光能量
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组织VEGF和iNOS的早期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明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组织中早期的表达特征,并探讨上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新生C57BL/6J小鼠暴露于高氧环境5d后转置于相对低氧环境,以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分别于暴露低氧环境0、2、6、24h后摘除眼球,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全视网膜组织中VEGF及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低氧环境下,VEGF的表达水平呈现较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特征,与0h时间点相比,缺氧2hVEGFmRNA表达升高,6h尤为明显,24h下降。iNOSmRNA表达亦呈相似的特征,其表达高峰出现在缺氧2h,6h起即呈逐渐下降趋势。VEGF主要定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RGCL)及内网层(IPL)的细胞浆,而iNOS蛋白表达于GCL的细胞浆;上述蛋白表达亦呈现与基因转录水平相一致的时间依赖性。结论暴露于缺氧环境下24h内视网膜VEGF和iNOS表达均上调,且随暴露时间呈动态变化,提示视网膜缺氧性病变早期即出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变化。
张琼周颖明张士胜朱彩红王玲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缺氧新生血管
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阈值敏感度测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眼黄斑区视网膜阈值敏感度和黄斑注视情况。方法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对61人61只正常眼进行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10°范围内40个点的阈值敏感度以及黄斑注视情况。分析视网膜不同部位及年龄与视觉敏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距中心凹相同距离、不同方位的视网膜阈值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距中心凹距离和年龄分别与局部视网膜阈值敏感度呈负相关。距中心凹距离每增加1°,视网膜阈值敏感度下降0.34 dB 年龄每增加10岁,阈值敏感度下降0.40 dB。正常人眼均为中心凹注视。注视点稳定性以协方差矩阵值(|s|)表示,95%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0.12度4。结论在黄斑区10°范围内,距中心凹距离和年龄对视网膜阈值敏感度有显著影响。测量局部视网膜敏感度和黄斑注视情况,可作为视功能指标用于黄斑病变的随访和疗效判断,也有助于在黄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保护注视点。
干蔚瑾张士胜王晶李娜王玲
关键词:激光扫描检眼镜微视野
半导体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810 nm半导体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BN大鼠35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各取1只作为对照,其余4只采用810 nm半导体激光光凝大鼠双眼视网膜,于光凝后1、3、7、14、21、28、56 d观察眼底情况,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于检查后立即处死,摘取眼球行光学显微镜(LM)检查。结果FFA、ICGA和LM检查均证实,光凝后7 d见CNV开始形成,14 d逐渐增多,21 d达到高峰并能保持稳定,56 d CNV有所减少。结论810 nm半导体激光能成功诱导BN大鼠CNV模型建立,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率高,持续时间较长,操作方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CNV动物模型。
廖华萍王玲张士胜
关键词:激光半导体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DNA测序信号去噪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5
2008年
在DNA荧光测序中,噪声会影响分析的准确度和检出限。相比其他滤波方法,小波分析具有良好的时频域分辨特性。在小波去噪处理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去噪阈值和分解层数直接关系到信号去噪处理的质量。为了真实构建噪声模型并准确评价去噪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中通过实际系统中采集到的噪声信号叠加理想荧光信号构建DNA测序仿真信号,去噪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择sym7小波基函数、分解层数(lev=5)与使用固定格式软阈值,有效去除了DNA测序信号的噪声;处理后,信号的信噪比提高了5倍以上。将其用于处理实际的DNA电泳荧光信号,相比基于随机噪声模型的算法,去噪后的信号更加真实可靠。
郑华王立强石岩汪洁陆祖康
关键词:DNA测序小波分析去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