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502-2)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永学樊军锋高建社杨林娜张彦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种
  • 2篇组培
  • 2篇白杨
  • 1篇腋芽
  • 1篇增殖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组培快繁
  • 1篇毛白杨
  • 1篇快繁
  • 1篇玻璃化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樊军锋
  • 3篇周永学
  • 2篇高建社
  • 1篇刘晓梅
  • 1篇高建设
  • 1篇张彦
  • 1篇杨林娜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二个毛白杨新杂种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研究
2010年
以毛白杨×响叶杨,毛白杨×84K杨2个新杂种的无菌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其植株再生能力,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建立起有效的茎段增殖快繁途径。结果表明,毛白杨×响叶杨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1 mg/L,茎芽诱导率为93.3%,平均分裂芽数为6.38个。毛白杨×84K杨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1.00 mg/L+NAA 0.01 mg/L,茎芽诱导率为90.0%,平均分裂芽数6.00个。毛白杨×响叶杨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NAA 0.15 mg/L,生根率达到86.7%,毛白杨×84K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NAA 0.15 mg/L,生根率96.7%。
刘晓梅樊军锋周永学高建社
关键词:白杨组培
白杨新杂种I-101×84K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I-101×84K杨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S为合适的基本培养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诱导I-101×84K杨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6-BA0.3 mg.L-1+NAA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02 mg.L-1+蔗糖15 g.L-1+琼脂6 g.L-1为宜,生根试管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对试验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大量元素浓度过高和多次继代可引起试管苗的玻璃化。
杨林娜樊军锋高建社周永学
关键词:腋芽增殖玻璃化
响叶杨×84K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以响叶杨×84K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响叶杨×84K杨的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TDZ 0.0015mg/L+NAA0.05 mg/L,茎段不定芽再生率可达91%,MS+TDZ 0.001 mg/L+NAA0.01mg/L,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可达70%;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2MS+NAA0.01 mg/L+IB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在碳源对生根率影响的研究中,蔗糖的影响最大,生根率可达88.9%。
张彦樊军锋高建设周永学
关键词:植株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