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43059)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葛晓宏黄红武范增伟李辉廖敦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注塑
  • 1篇熔接痕
  • 1篇软测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塑模
  • 1篇图形绘制
  • 1篇逆模型
  • 1篇热分析
  • 1篇热循环
  • 1篇注塑模
  • 1篇注塑模具
  • 1篇网络
  • 1篇卫浴
  • 1篇模温
  • 1篇节能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二次开发
  • 1篇把手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3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葛晓宏
  • 2篇黄红武
  • 1篇庄进发
  • 1篇彭彦卿
  • 1篇罗键
  • 1篇廖敦明
  • 1篇李辉
  • 1篇范增伟

传媒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工程图学学报
  • 1篇机电技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阶段逆模型方法及在胶液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2009年
针对一类串联型工业大系统,提出了多阶段逆模型建模方法:将串联大系统分为若干个阶段,以产品质量指标作为过程设计的起点,用逆向推理的方法,建立各个阶段的逆模型;根据产品质量指标的要求,直接求出各个阶段的控制变量设定值。将该方法应用于胶液生成过程的软测量建模,采用多阶段建模方法和整体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胶液生成过程逆模型,并从误差平方和MSE和命中率等方面对两种建模方法的建模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阶段建模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建模精度;同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逆模型方法可以根据质量指标求出控制变量设定值,更便于实际应用。
彭彦卿罗键葛晓宏庄进发邓兴旺苏志伟
关键词:逆模型软测量BP神经网络
一种高效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换热结构的开发被引量:3
2010年
快速热循环注塑技术的关键在于定向换热效率。采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整体式模仁热响应过程,提出一种带有绝热层的组合式模仁换热结构,解决原换热结构有一方向传热能量存在浪费的现象。铣削U形槽作为换热通道,加工容易且表面光洁度高。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换热结构在加热、冷却阶段所用时间比原换热结构分别缩短35.7%和24.9%,节能效果明显。
范增伟葛晓宏黄红武
关键词:熔接痕传热分析节能
基于Fluent的卫浴把手高光模具水路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变模温技术原理,提出采用高光注塑技术生产具有高光泽度卫浴把手塑料件。为实现把手的高光效果,确定了高温水加热、低温水冷却的变模温方式,提出了高光水路设计方法,构建了双面变模温的随形水路。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热响应进行模拟分析,验证高光水路结构的合理性。
李辉葛晓宏黄红武
关键词:FLUENT热分析
图形保存与重用绘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分析了AutoCAD本身提供的图形实体保存与绘制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ObjectARX MFC与Access数据交互技术的图形实体保存与绘制新方式,图形实体数据保存到独立于AutoCAD图形库的Access数据库中,实现了复杂图形实体的永久性保存和跨工程图文件的使用,应用于模具设计等案例重用过程中。
葛晓宏李辉黄红武廖敦明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图形绘制AUTOCAD二次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