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111304)

作品数:16 被引量:263H指数:9
相关作者:盖钧镒喻德跃陈受宜赵团结李振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4篇小麦
  • 2篇得率
  • 2篇电泳
  • 2篇豆腐
  • 2篇豆乳
  • 2篇雄性不育
  • 2篇栽培
  • 2篇质核互作
  • 2篇质核互作雄性...
  • 2篇双向凝胶电泳
  • 2篇凝胶
  • 2篇凝胶电泳
  • 2篇重组自交系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2篇小麦品种
  • 2篇QTL分析
  • 2篇RIL
  • 2篇MER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盖钧镒
  • 7篇喻德跃
  • 4篇陈受宜
  • 4篇赵团结
  • 3篇李滨
  • 3篇李振声
  • 2篇杨守萍
  • 2篇杨兴洪
  • 2篇周瑞宝
  • 2篇王义芹
  • 2篇童依平
  • 2篇曾维英
  • 1篇刘曙东
  • 1篇王春娥
  • 1篇胡蕴珠
  • 1篇张利明
  • 1篇陈晓军
  • 1篇黄中文
  • 1篇朱保葛
  • 1篇李葳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遗传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0
  • 9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豆腐和豆乳得率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被引量:41
2008年
【目的】优质高产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欲通过对大豆同一重组自交系群体2004和2005两年的豆腐与豆乳得率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为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以干豆腐与干豆乳得率均差异极显著的大豆品种科丰1号与南农1138-2及其构建的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以该群体所构建,由488个分子标记组成,覆盖4226.40cM,平均图距8.66cM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应用软件CartographerV2.5的复合区间作图(CIM)程序检测QTL。【结果】两个年份两个性状均存在双向超亲变异,年份间、群体各家系间、以及年份与家系互作间的差异均极显著;干豆腐得率的遗传,两个年份及两年平均值均属两对具有累加作用的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重组率均为0.00,主基因遗传率为13.23%~26.84%,多基因遗传率为73.15%~86.77%;各年份及两年平均干豆乳得率的遗传均为两对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重组率均为0.00,主基因遗传率为17.27%~22.29%,多基因遗传率为77.71%~82.73%。CIM检测的QTL结果显示,在C2连锁群STAS815T~A676I标记区间检测到与干豆腐得率相关的2个紧密连锁的QTL,能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累计为16.23%~23.18%;在M连锁群satt728~K24I标记区间定位到1个控制干豆乳得率的QTL,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距离其左侧标记0.01cM,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73%~7.14%。【结论】豆腐与豆乳得率均属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贡献不大,多基因占主要部分(≥73.15%),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的结果可以相互验证,遗传改良需要更多地依靠多基因积聚。
王春娥盖钧镒傅三雄喻德跃陈受宜
关键词:豆腐豆乳得率重组自交系QTL定位
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脂肪性状,进行各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应用多元变异指数、聚类和主成分法分析中国和各生态区大豆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结果】(1)中国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21%,比野生种提高6.22%;油酸平均含量为23.25%,提高7.7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8.00%,减低4.23%;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53%,减低2.57%;但栽培种的变异小于野生种;不同生态区均有此同一趋势。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全国和各区差异均不大。(2)中国野生群体及各生态区群体脂肪性状的多元变异度均大于相应的栽培种,长期人工选择使栽培种的变异相对减小,但多元变异方向相对较宽。(3)栽培种脂肪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野生种未见相关,推论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应是人工选择的结果。(4)筛选得到高脂肪、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的优良材料,其中N23547和N23697为兼具高脂肪(>23%)、高油酸(>30%)、低亚麻酸含量(5%左右)的优异资源。【结论】栽培大豆脂肪、油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亚麻酸平均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种,亚油酸平均含量略低于野生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与野生种差异不大。脂肪性状在各个生态区域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区域间的变异并不比区域内大。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
郑永战盖钧镒赵团结周瑞宝田少君
大豆苗期耐淹性的遗传与QTL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涝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耐涝性可分为耐湿(渍)性和耐淹性。以科丰1号(高度耐淹)×南农1138-2(不耐淹)衍生的RIL群体(NJRIKY)为材料,以盆栽全淹条件下的存活率为耐淹性指标,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Win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程序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及多区间作图法(MIM)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两次试验的耐淹性均存在超亲变异,试验间、家系间以及试验与家系互作间的差异均极显著;NJRIKY大豆群体的耐淹性为3对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2.40%;在QTL分析中,用CIM和MIM共同检测到3个耐淹QTL,分别位于A1、D1a和G连锁群上的Satt648~K418_2V、Satt531~A941V、Satt038~Satt275(B53B^Satt038)区间,表型贡献率为4.4%~7.6%。分离分析与QTL定位的结果相对一致,可相互印证。
王芳赵团结喻德跃陈受宜盖钧镒
关键词:耐淹性RIL
大豆油份含量QTL的定位被引量:22
2007年
以大豆杂交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以该群体所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以2004和2005年油份含量为指标,利用软件Cartgrapher(V.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两年资料对油份含量QTL的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两年资料所检测到的QTL均位于wt-11连锁群的satt331附近,分别可以解释13.95%和15.01%遗传变异。此外,利用软件QTLMapper1.6,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直接对两年的油份含量进行QTL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油份的QTL也位于wt-11连锁群的satt331附近。
徐鹏王慧李群盖钧镒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油份QTL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豆腐和豆乳得率的QTL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以176个家系组成的苏88-M21×新沂小黑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为材料,通过MAPMAKER3.0构建了包含131个SSR标记、2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2044.6cM,标记平均间距15.6cM;经2005和2006两年试验,所获数据按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干豆腐、湿豆腐和干豆乳得率的遗传机制;应用软件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区间作图法(MIM)检测QTL。结果显示,在A2连锁群的Satt424-Sat_162区间检测到控制干豆腐和干豆乳得率的主效QTL各1个,qODT-A2-1可以解释15.7%-28.2%的表型变异,qODS-A2-1可以解释30.0%-34.8%的表型变异。检测到湿豆腐得率2个主效QTL,qOWT-A2-1位于A2连锁群的Satt424-Sat_162区间,可以解释20.7%-30.7%的表型变异,qOWT-L位于L连锁群的Satt481-Sat_397区间,可以解释19.0%-27.4%的表型变异。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干豆腐和干豆乳得率均属于1对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湿豆腐得率属于2对非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上述QTL定位结果与分离分析所获的主基因数、贡献率及其和多基因的相对贡献可以相互验证,建议育种中要兼顾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利用。
张红梅周斌赵团结邢邯陈受宜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豆腐豆乳得率
大豆异黄酮药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药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主要涉及3个方面:(1)骨质方面,大豆异黄酮可以防止更年期妇女的骨丢失和骨质疏松,这可能与骨质保护素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2)血管和肠道方面,大豆异黄酮可以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改善肠道内菌群构成。(3)肿瘤和肾脏等细胞方面,大豆异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和治疗作用,对肾脏等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未来将会把更多的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类的临床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大豆异黄酮的药性作用机理,开发出新的药物和保健品。
刘顺湖周瑞宝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骨质血管肿瘤
强光诱导小麦叶片花青素积累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小偃54’、‘京411’等67份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强光诱导小麦叶片花青素积累的现象及品种间变异进行分析,以探讨花青素在小麦响应强光过程中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小偃54’和‘京411’分别经25℃强光处理24 h和48 h叶片花青素含量大幅增加,而15℃和30℃强光处理增幅较小;强光处理48 h后,‘京411’的花青素含量高达7.2μg.g-1FW,约为‘小偃54’的10倍。对‘京411’而言,花青素含量随叶位自下而上递减,并且按叶鞘、叶基部、叶中部和叶尖的部位依次递减。强光处理24 h和48 h后能诱导‘小偃54’和‘京411’的PAL活性增强。强光处理48 h后,紫色胚芽鞘类品种的花青素含量高于绿色胚芽鞘类品种,不同品种强光下的花青素吸收峰均在520 nm处。研究表明,强光下叶片花青素含量升高可能是紫色胚芽鞘类小麦品种抗强光的一种机制。
王贵李宏伟林凡云李滨刘曙东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花青素强光温度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不同器官蛋白质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及其保持系NJCMS2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等不同器官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育系NJCMS2A与其保持系NJCMS2B的花药2-DE图谱间存在较多差异表达蛋白点,种子2-DE图谱间仅有少量差异表达蛋白点,而叶片2-DE图谱间基本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表明,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曾维英杨守萍喻德跃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蛋白质
小麦叶面积及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0
2008年
选用不同叶片姿态、不同叶片类型以及不同经济系数等多种特性小麦品种(品系)以及拟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叶位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以及小麦生物和经济产量。研究小麦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顶三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而下部三片叶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旗叶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而旗叶光合速率与旗叶面积的乘积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小麦顶三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产量,旗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乘积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王义芹杨兴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叶面积光合速率
黑大豆新品种南农26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06年
南农26(原名南农207)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2002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3~200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7.8kg/667m^2,比对照南农88-31增产7.82%;2005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3kg/667m^2,比对照南农88-31增产12.0%。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7.0%,脂肪含量19.2%,属于高蛋白品种。南农26是黑种皮,属于黑色食品,营养保健价值高,且百粒重大、有光泽、子粒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广大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智海剑盖钧镒喻德跃邱家驯胡蕴珠张国正
关键词:黑大豆选育高产栽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