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XJA710001)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春逸杨智勇唐海燕刘萍萍李玉雄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凸显,是全球视阈下应对世界文化交锋交流交融的需要,是中国视阈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个体视阈下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需要。基于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一种新形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丰富和超越,是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现代社会文化利益纠纷、文化价值冲突和文化关系紧张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 刘萍萍林春逸
- 关键词:文化自觉
- 21世纪中国外交的国际发展伦理抉择被引量:2
- 2016年
- 十八大以来,为回应中国"强而必霸"的"中国威胁论",为推动世界包容发展、和谐发展,让"中国梦"惠及"世界梦",中国外交在"能够做"(如"强而必霸")与"应当做"(如"包容发展")之间,进行了负责任敢担当的国际发展伦理抉择:"我们应当做"。这一抉择既符合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也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我们应当做",意味着中国"有能力但不任性","有能力并愿意承担相应的发展责任"。同时,中国正大力倡导和践行"人类共同命运体"意识、建设"一路一带"、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将"应当做"付诸发展实践。
- 杨智勇林春逸
- 关键词:中国外交国际政治
- 论财富精神塑造的伦理维度
- 2014年
- 财富精神是财富良性发展的形而上意识域力量。在理性财富精神伦理逻辑图式的塑造中,伦理冲动力"义"与经济冲动力"利"结合形成合力,构成财富精神的动力因;包含生产正义、分配正义和消费正义三要素的财富正义构成财富精神的形式因;追寻个体人和人的"类"整体永续发展的终极价值关怀,构成财富精神的目的因。
- 唐海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全球化视野被引量:2
- 2014年
-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新视野、实践的新主题以及发展的新维度,在全球化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不能再局限于中国的发展语境,也不能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顺应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而应该有更远大的追求和更广阔的视野,应该竭力探求如何在可操作的伦理规范下,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等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到全球化的的进程中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引领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潮流,这不是一种霸权主义,而是一种国际责任。
- 杨智勇林春逸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发展观
- 当代社会治理的伦理向度——再读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 2017年
- 作为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法兰西内战》的政治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它对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重大启示意义。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我们在价值指向上应坚持人本与和谐,在制度指向上应坚持公正与民主,在人格指向上应坚持责任与担当。要践行这些伦理指向需坚持公共理性,积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李玉雄林春逸
- 关键词:法兰西内战社会治理伦理
- 马克思的发展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马克思的发展伦理思想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为了谁"、"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等发展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发展中的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是马克思发展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发展伦理思想无论是对破解当今人类共同遭遇到的世界性世纪性发展难题,还是对破解当代中国所遭遇到的世所罕见的发展难题,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 林春逸
- 关键词:哲学基础
- 财富观从“物本”向“人本”嬗变的伦理审视
- 2014年
- 财富观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向和演进,实现了现代人类财富的价值观倒转和道德内涵的提升,从伦理角度追寻"物本"到"人本"嬗变的轨迹,探索嬗变的伦理起源,解读嬗变的伦理内容,提出"物本"到"人本"的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唐海燕
- 关键词:财富观物本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