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1ZR1429000)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侯健黄玉伟樊冬杰杨文林李星晶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凋亡
  • 1篇血浆
  • 1篇药效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增殖
  • 1篇治疗反流性食...
  • 1篇生存率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疗效观察
  • 1篇中西医联合
  • 1篇中西医联合治...
  • 1篇祛邪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肺癌

机构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樊冬杰
  • 1篇黄玉伟
  • 1篇王鹏
  • 1篇倪培华
  • 1篇沈芳
  • 1篇李星晶
  • 1篇杨文林
  • 1篇侯健
  • 1篇李百文

传媒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六郁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药效及对血浆TNF-α、IL-6影响被引量:31
2019年
目的:探讨六郁汤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六郁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IL-6、TNF-α实验室指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症状评分及IL-6、TNF-α实验室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率(0.00%)低于对照组(8.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郁汤可较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患者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樊冬杰侯健黄玉伟
关键词:六郁汤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78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后41例采用GP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化疗(研究组),21 d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前后T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改变,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9%(32/37)、64.86%(24/37)和48.65%(18/37),对照组为78.05%(32/41)、53.66%(22/41)和26.83%(11/41),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除胸痛外,气短、乏力、咳嗽和纳差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有显著改变(P〈0.05),并且化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提高21例、降低5例、稳定11例,对照组提高6例、降低19例、稳定16例,两组经非参数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3.51%vs 29.27%)、血小板减少(16.22%vs 36.59%)和胃肠道反应(13.51%vs 21.9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合GP方案用于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免疫功能降低,并能降低毒副反应。
王鹏李星晶杨文林沈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辅助化疗扶正祛邪
三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三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et基因全长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5/F35-Net重组腺病毒载体。建立24只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Net组,3组分别注射0.1 mL的PBS、Ad5/F35-GFP(1×108PFU)和Ad5/F35-Net(1×108PFU),干预3周后,测定各组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移植瘤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Net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与PBS组及GFP组相比,Net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均<0.05),而其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原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Net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移植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移植瘤细胞原位凋亡。
李百文倪培华
关键词:移植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