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F35)
-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凯朱米娜田慧子许晓菁陈旺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徽雕思想内涵的传承及现代发展之路被引量:8
- 2009年
- 徽雕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虽历上千年仍具旺盛的生命力。徽雕艺术又称“三雕”,主要指明清时附于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在徽州建筑中众多的牌楼、牌坊,民居的门楣屋檐均饰以精美的石雕、砖雕,且层层相叠,不胜其繁;民居内是木雕梁栋,精致绝伦,形成极具思想内涵的地域文化现象。
- 许晓菁丁薇
- 关键词:石雕艺术传承文化现象明清木雕建筑
- 徽雕艺术中的传承与可持续性发展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解析了徽州三雕所具有的深刻思想文化内涵,并对徽州三雕的发展、传承和保护以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黄凯朱米娜
- 关键词:徽文化传承
- 高等艺术院校在“非遗”传承中的责任担当与实现路径
- 2010年
- 受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的"非遗"项目正面临着传承链条断裂的危机。高等艺术院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上负有重要责任,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本文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优化教育教学体系两个维度论述了高等艺术院校培养"非遗"传承人才的具体路径。
- 黄凯郑千里
-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 论徽州石雕装饰图形的线形造型之美被引量:1
- 2012年
- 徽州石雕艺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古徽州民居中的石雕装饰图形线形造型丰富多彩,已成为徽派传统图形民族化造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视觉美感。其装饰图形富于动态气势之美、生命力之美和细腻典雅之美。
- 田慧子黄凯
- 关键词:装饰图形美感
- 徽雕艺术的人文之缘被引量:4
- 2008年
- 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时期的徽雕艺术,虽已历经千年风雨,但至今仍极具旺盛的生命力。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厚实沉淀区之中、浸润着儒家思想价值观和传统的道德标准的徽雕艺术,其诞生与成长、繁盛都与浓郁的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体现出厚重的人文底蕴。
- 许晓菁
- 关键词:艺术作品历史文化
- 徽州回形纹饰的美学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回纹是一种常见的辅助装饰的纹饰,多用在徽派建筑的砖雕、木雕、石雕的边缘装饰。回纹不仅具有线条简洁、虚实相间的特点,还包含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意味以及通透的灵性。通过分析回纹中所蕴涵的美学价值研究,探求回纹这种古老纹样经久不衰的原因,以求将回纹及其特性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
- 宋尧黄凯
- 关键词:装饰美学价值
- 徽州三雕博物馆的档案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从徽州三雕博物馆的档案价值研究出发,分别从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等方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徽州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 朱米娜黄凯
-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档案价值
- 从徽州砖雕到徽派图形创意表现被引量:2
- 2012年
- 徽州砖雕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徽州砖雕图形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它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探讨徽派图形的创意表现,力求将其精神元素融入设计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田慧子黄凯
- 明清徽州彻上明造建筑木雕文化形态研究
- 2020年
- “彻上明造”是徽州建筑木雕文化由平面、单一,向立体、多元发展的“催化剂”,这一复杂文化结构,在众多地域传统建筑木雕文化中独树一帜。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从地域文化传承、异域文化交融、多元文化发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着重发掘其结合西亚多种异域文化元素后形成的多元文化形态,并由此得出,徽州彻上明造建筑木雕文化与异域文化交融形成的多维度文化形态,对地域木雕艺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李健黄凯
- 关键词:徽州建筑徽文化
- 徽州砖雕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6
- 2009年
- 朴素生动的砖雕赋予建筑以丰富的表情,文章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徽州砖雕的风格、工艺手法和文化特质等内容,从新的视角论述了徽州砖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徽州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 朱米娜黄凯
- 关键词:文化特质传承